项目名称:米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园区)给排水完善工程
供水系统方案:远期40万m3/d,近期20万m3/d,本工程水源来自“500”水库,原水由“500”水库原水调节池经DN1600管道自流至新建一级取水泵站吸水井,通过一级泵房加压提升,经DN1600原水管线送至原甘泉堡高位水池西侧新建净水厂,原水经净水厂处理后,通过二级泵站经DN1600输水管线送至设计终端“760”高位水池管理站,由于净水厂标高540m,“760”高位水池管理站标高760m,高差220m,考虑到管线沿程损失及管线运行的安全性等因素,确定沿程再设置两座加压泵站,通过三级加压将净水送至米东区“760”高位水池管理站。
建设内容: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厂工程以及540标高处净水厂至米东区综合加工区标高760米处高位水池管理站供水管线工程。
取水管道:由“500”水库(额河“500”管理处配水调节水池)取水,规模近期20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取水管道长度约0.7km,管径DN1600,球墨铸铁管。
提升泵站管理站:设计规模近期20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按近期实施建设,远期预留用地。
生产性构(建)筑物:吸水井1座、提升泵房及变、配电间1座及配套设施1座等。
附属建筑物:值班宿舍及仓库、门卫等。
输水管道:由提升泵站出水,输水管道规模近期20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管道长度约17.4km至拟建净水厂。
净水厂工程:设计规模近期20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按近期实施建设,远期预留用地。近期占地约12.587公顷,远期占地18.45公顷。水厂出厂水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厂水浊度不大于0.7NTU。
净水处理工艺:采用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
生产性构(建)筑物:细格栅沉砂池1座、水处理设施间2座、清水池1座、加氯间1座,加药间1座、鼓风机房1座、反冲洗水泵房1座、废水及排泥调节池1座、浓缩池及污泥投配泵房1座、脱水机房1座、厂区污水处理设施1座等。
附属建筑物:综合办公楼、变配电间及配套设施、食堂、仓库及车库、门卫2座、锅炉房及浴室等。
中途提升泵站:(1#、2#加压泵站,共两座)
净水厂处理后出厂水经净水厂内提升泵房压力出水1级输送,再经2级提升至标高760米处高位水池管理站。设计规模近期20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按近期实施建设,远期预留用地。每座泵站包含如下建、构筑物:
生产性构(建)筑物:清水池1座、提升泵房及变、配电间1座及配套设施1座等。
附属建筑物:值班宿舍及仓库、电锅炉房、门卫等。
供水管道:由净水厂出水,供水管道规模近期20万m3/d、远期达到40万m3/d,管道长度约23km,管径均为DN1600,球墨铸铁管。管道共分为三段,其中第一段:净水厂二级泵房至1号加压泵站,管长6800m,第二段:1号加压泵站至2号加压泵站,管长11200m第三段:2号加压泵站至米东区“760”高位水池管理站,管长5000m。
高位水池管理站:高位水池管理站调蓄能力近期3万m3、远期达到6万m3,设两座3万m3清水池。按近期实施建设,远期预留用地。
生产性构(建)筑物:3万m3清水池1座、变、配电间1座、加氯间1座等。本项目采用四级提升将500水库原水提升至760高位水池。正在审核备案,构筑物较多,主要为提升泵站管理站、净水厂、中途提升泵站(1#、2#加压泵站)和高位水池管理站。净水厂位于甘泉堡工业园区,G216南侧,S111省道西侧,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87°45′3.92″,北纬44°06′40.01″,近期占地约12.587公顷,远期占地18.45公顷。
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103282.50万元。
建设单位: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乌鲁木齐市黑龙江路23号
联系人:李培红
电话:18909928921
环评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昆明路258号
邮编:830000
联系人:徐世兵
电话:0991-6290322
邮箱:xjqfl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