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名称: 江西省友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性质: 新建
投资额: 2487(万)
联系人: 杨清远
联系方式: 07954667728
江西省友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米、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公示
江西省友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米、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局受理申请环评审批手续的江西省友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米、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有关信息予以公示,欢迎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监督工作。
一、项目名称:江西省友和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米、米粉生产线建设项目。
二、建设地点:靖安县雷公尖工业园。
三、项目概要:该项目新建工程。项目占地面积37.5亩。总投资为248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85万元,占总投资3.4%。
项目年产10000吨大米、25000吨米粉。
四、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拟采取的相应措施:
(一)施工期污染防治。必须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机械的使用,夜间禁止使用打桩机等高噪声设备,同时认真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减少扬尘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废水通过设置临时集水池、沉砂池等简易处理设施处理,回用于施工工地。
(二)废水污染防治。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设厂区排水管网。项目营运期排放的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锅炉除尘用水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外排废水主要为生产车间洗米和泡米废水、设备和地面清洗废水与职工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SS、动植物油等。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其他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再与生产废水一并经接触氧化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后经排污管网排入靖安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做进一步处理,达标后的废水再排入北潦河。
(三)废气污染防治。项目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原料加工产生的粉尘、锅炉烟气、职工食堂油烟等。
原料加工产生的粉尘,通过1套集气罩和多级布袋除尘装置处理,达标后的废气经1根15米排气筒外排。项目使用2台4T锅炉,一用一备,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NOx,采用水浴除尘装置处理,处理达标后的废气经1根35高烟囱外排。职工食堂油烟经油烟机处理,废气通过烟道于楼层屋顶排放。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是大米清洗前投料和淀粉在投料混合时产生的少量粉尘,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将投料装置设置为封闭或封闭,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管理,规范操作,强化通风,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无组织废气排放的治理。从而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量。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应按“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原则,认真落实固废分类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锅炉燃料渣,锅炉烟气除尘渣,沉淀池污泥,稻谷清理产生的杂质,垄谷和碾米等产生的谷壳和米糠米皮等,分级产生的黄米和碎米,切粉产生的边角废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职工的生活垃圾。
锅炉燃料渣和除下的灰渣,收集后均可作农家肥;垄谷和碾米等产生的谷壳和米糠米皮中部分谷壳用于锅炉作燃料,其余均出售,分级产生的黄米和碎米、切粉产生的边角废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回收后均可出售;稻谷清理产生的杂质和沉淀池污泥,干化后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置;生活垃圾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送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风机等生产设备,噪声源强为80-100dB(A)。通过优化设备选型,合理规划平面布置,高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消声等降噪处理,加强设备、运输车辆的维护和管理,加强厂区的绿化建设等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六)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本项目报告表通过计算确定卫生防护距离为50米,距本项目生产车间50米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集中居住区及其它《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点存在,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相关规定的要求。今后卫生防护距离内严禁新建商业、居民点、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
公众可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我局咨询相关信息,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0795-3998291 传真:0795-3998291
EMAIL:ychbjg@126.com
联系人:邵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