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名称:双城市国发热电集中供热工程
(2)建设单位: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建设地点:麦莎路西侧、堡旭大道南侧
(4)建设性质:搬迁改造
(5)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2台91MW热水锅炉及1台29MW热水锅炉,全程供热管网已建管网17996米,设置换热站39座
(6)供热范围:双城市迎宾路两侧城南负荷区及堡旭大道两侧负荷区,供热面积为275.9万m2。
(7)项目组成:本项目建设2台91MW热水锅炉及1台29MW热水锅炉,厂区占地面积8.6万m2。
(8)项目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18486.14万元。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施工期环境影响
本工程施工期可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噪声、废气、施工及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为:
(1)噪声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车辆。施工期间参与作业的机械种类较多,如土路基填筑时有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等;施工时有钻井机、发电机、卷扬机、推土机、压路机等;公路面层施工时有铲运机、平地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和摊铺机等。
(2)废气污染源和污染物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是扬尘,包括施工扬尘、道路和管线施工扬尘、绿化施工扬尘以及施工期车辆行驶导致的二次扬尘等。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主要污染物包括CO、NOx、SO2等。
(3)地表水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废水排放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氨氮等。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土石方、剥离表土量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2、运营期环境影响
本工程运营期可能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噪声、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1)噪声
项目建成后运营期噪声源主要是各种机械噪声。
(2)废气
废气污染物主要存在于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另外还有燃煤贮存、输送过程、灰渣贮存此时的粉尘。主要的废气污染物为烟尘、粉尘、SO2、NOx。
(3)废水
废水主要有化学酸碱废水、厂房冲洗废水、输煤系统排水、锅炉清洗废水及生活污水等。其中:
化学酸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为pH;
锅炉排污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少量盐类;
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SS、COD及氨氮。
(4)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灰渣和脱硫渣,锅炉灰渣中主要含有各种金属氧化物,脱硫灰渣主要为硫酸钙。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1、施工期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在施工设备选型上,应选用正规厂家、噪声较低的环保型设备。
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现场设备安装质量,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
③对高噪声的施工设备,必须封闭使用或四周加设隔声屏障,降低其使用时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现场场界修建2m高实体围墙,封闭施工现场,既可有效防止粉尘及扬尘的污染,又可起到隔声的作用。
②施工中所用粉状材料运输时应对车辆加盖蓬布,并在乡镇市区内运输时减速慢行。
③施工过程中所用建筑材料,必须设固定堆放场,特别是水泥、白灰等在堆放过程中应用苫布盖好或建封闭库房存放,防止二次扬尘污染,不得随意堆放。
④土方挖掘产生的弃土应及时运离施工现场,运输时应遮盖。施工场地应保持一定湿度,要定时洒水,防止粉尘及二次扬尘污染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空气质量。
(3)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营地及施工管理区设置隔油池对生活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处理后的废水集中收集,由槽车送到污水处理厂,严禁散排。
②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淀水池,将搅拌砂浆、润湿建筑材料和清洗施工设备产生的少量生产废水进行沉淀后用以浇洒场地。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运出废物应使用苫布遮盖,不得沿街洒落,并按照市政部门批准的地点倾倒。
②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可利用现有固体废物收集设施收集后统一清运,不得随意丢弃。
2、运营期
(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引风、送风机、碎煤机及各类泵等。按噪声产生的机理来看,设备噪声以机械噪声与空气动力噪声为主,通常一种发声设备同时存在几种噪声形式。对噪声进行治理(即防噪降噪),主要从噪声声源、噪声的传播途径、受声体等三方面采取措施
(2)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采用干湿两级除尘器后烟尘排放浓度为小于100mg/m3,污染物排放浓度能够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Ⅱ时段的限值要求(烟尘200mg/m3)。
本项目使用的双碱法烟气脱硫系统符合《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中的相关规定要求。该方法脱硫效率≥80%,本项目SO2排放浓度108.47mg/m3,符合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限制要求。
本工程占地面积、厂址所在位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各种烟气脱硝技术特性,为确保本工程氮氧化物达标排放,尽量减少污染物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本工程脱硝工艺推荐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效率≥40%
(3)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酸碱废水经中和处理后回用于锅炉冲渣水以及灰渣加湿用水。锅炉排污水回用于锅炉冲渣水以及灰渣加湿用水。双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于2006年3月8日取得了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厅的环评批复,并于2007年9月开工,2008年11月完工。2013年3月进行了竣工验收。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万t/d。本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双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再排入拉林河。
本项目设置事故水池1座,容积240m3,以满足酸碱废水处理装置故障时临时存放酸碱废水。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的灰渣主要成分为金属氧化物,脱硫渣主要成分为CaSO4和CaSO3。根据对灰渣综合利用方案的调查以及相关的灰渣综合利用协议,本项目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为双城市公正乡贤邻村砖厂生产红砖及陶粒砖的制作,该利用途径可利用本项目产生的灰渣和脱硫渣。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厂区内煤车间、灰渣库及其他生产区地面应进行固化及防渗处理,防止煤和灰渣淋溶液及地面雨水下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厂内事故污水贮存池、化粪池、冲渣水沉淀池、脱硫循环池、酸碱处理池应做好防渗,防渗等级应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的要求,防止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对厂内排水系统和排放管道(包括厂外管道)均做防渗处理。防渗等级应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规定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0-7cm/s的要求,防止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本工程在开发建设阶段,应充分做好污水管道的防渗处理,杜绝污水渗漏,确保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衔接良好,严格用水管理,防止污水“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这样可以保证项目区内产生的全部废水汇集到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消除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综合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分析、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公众参与结论,结合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在确保污染防治措施全面实施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环境管理,杜绝事故排放,本项目的建设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本项目建设对所在地周围的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因此,该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五、公众索取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联系电话和联系人
(1)报告书简本索取方式
携带个人身份证(原件)到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领取报告书简本。
(2)领取期限
自本信息公布日起10工作日内。
(3)联系电话及联系人:
①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13634607272;联系人:王主任
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系电话:18845596406; 联系人:兰工
业主名称: 双城市国发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 黎国发
联系方式: 360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