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能源技术闪耀科普日 彰显“双碳”行动硕果

2022-09-16 10:03620

    9月15日,以“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式启动。在中国科技馆区的活动现场,地热能、核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科普展吸引不少人驻足。

  在中国科协与中国石化联合打造的我国首个地热科普展展厅,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刘金侠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发电、供暖、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据国家地热能中心初步统计,近十年来,我国水热型地热能直接利用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热能供暖面积累计达到约13.9亿平方米,折合年替代标煤3710万吨。

  多年来,中国石化不断推动地热能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刘金侠介绍:“目前,中国石化拥有1个地热重点实验室、50余项技术专利,已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8000万平方米,地热业务遍布全国9个省市的50余个城市。其中,雄县地热能开发案例被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列入全球推广项目名录。”

  “这次科普展是为了向全社会宣传地热能、新能源,让大家看到开发地热能的相关技术已经较成熟且可复制可推广,打消大家对开发应用地热的顾虑。”刘金侠说。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推进的重大战略。

  “我们沿黄河流域打造了很多地热示范项目,这不仅起到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作用,还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刘金侠称。

  在科普日展览上,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模型吸引了众人围观。

  2021年12月,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1号反应堆完成发电机初始负荷运行试验评价,成功并网并发出第一度电。

  “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华能核电事业部生产技术处工程师李奕彤告诉记者。

  据李奕彤介绍,高温气冷堆被称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具有环境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优势,能为区域供暖、石油化工、稠油热采、海水淡化等领域提供稳定的热源,为二氧化碳发电供热,未来还可通过高温制氢为氢能源提供稳定的绿氢来源。

  据估算,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每年发电量14亿度,可为200万居民提供一年的生活用电,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万吨,为中国生态发展贡献绿色力量。

  “我们希望向公众展示核能发电的原理、安全性及其用途,让更多人了解核能、接受核能,支持国家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对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进行调试,争取早日实现商业运行。”李奕彤说。

  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宝库。青岛国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笑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推出的“透明海洋”计划通过在西太平洋—南海—东印度洋建设观测网,研究该重点海域多尺度能量、物质运输和交换机理,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环境、资源与气候新的前沿交叉学科体系。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上述公司有关负责人称,他们将不辱使命,紧紧依托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为龙头的青岛海洋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将海洋领域的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科技日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权威论坛)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近期,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巴克莱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邀请4位外国专家学者,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

0评论2025-07-2819

石油焦制氢装置实现85%高掺焦比运行
全年减少4800个检修人工时,降低气化炉检维修费用700余万元,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970余天……7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石化”)获悉,“高掺焦比环保型POX装置成套工业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在近日举办的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0评论2025-07-2531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道
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带来的将会是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以及更多优质优价的产品和服务。

0评论2025-07-2524

海南自贸港封关时间确定,将有何变化?官方回应
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为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0评论2025-07-2427

黄茅峡水库工程开工
广东清远7月22日电 7月22日,在广东清远英德市大湾镇,国家“两重”建设标志性重大水利工程黄茅峡水库工程正式破土动工。作为连江干流首座控制性防洪工程,动工标志着广东在加强北江防洪体系工程建设上迈出新的一步,对完善连江流域中下游防御体系,筑牢水安全屏障,推动区域发展意义重大。

0评论2025-07-2331

新能源汽车里的经济活力
近日,今年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一系列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砥砺前行的铿锵步伐。

0评论2025-07-2325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调研西藏水利工作
7月19日至22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在西藏自治区调研水利工作。

0评论2025-07-2324

上半年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信贷保持较快增长。

0评论2025-07-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