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磷矿开采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两项地方环保标准的修制订情况。据悉,这两项地方标准均有效填补相关领域行业空白,可从源头倒逼行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利于引导全省磷矿开采行业和生物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湖北省磷矿资源保有储量、年开采量、磷化工产业规模、磷肥产量巨大,“三磷”企业废水排放是加剧长江流域磷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磷化工行业发展进入转型瓶颈期。“要提升磷化工企业绿色化水平,必须从开采源头加强监管,减少磷污染排放。”省生态环境厅科合处处长张忠华介绍,在此标准发布之前,磷矿开采水污染物排放主要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存在限值不严格、行业污染物指标不完善等问题,急需一套规范管用的磷矿开采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磷矿开采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从2018年启动,编制组选取代表性企业较多的宜昌、荆门、襄阳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进行监测采样及样品分析,广泛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此标准充分考虑湖北省磷化工行业技术所能达到的污染控制水平,也兼顾磷矿开采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
目前,传统燃煤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是导致我国大气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前,国家层面尚无适应生物质特性的、专用的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编制小组选取企业较多的武汉、鄂州、黄冈、荆门等地进行数据采样分析,先后赴外省市调研学习,经过十余轮次专家会审和专题座谈,完成标准编制和发布筹备工作。《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生物质锅炉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气黑度的排放限值要求、监测要求、排放达标判定等内容。
张忠华介绍,两项标准的发布实施,通过提高地方排放标准,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总磷和氨氮等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缓解温室效应,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
截至目前,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方向,湖北省累计颁布地方标准30余个,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疆电入渝”累计送电30.5亿千瓦时
7月24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24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达30.5亿千瓦时。
0评论2025-07-2578
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6月,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0评论2025-07-2571
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
甘肃电网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达到606.93万千瓦/1403.3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5.64%,装机规模位居全国第五。
0评论2025-07-2476
重大进展!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初步设计完成
7月22日,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召开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这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重大进展,也是中核集团聚焦“国之大者”,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携手各方推进中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实践。
0评论2025-07-2478
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突破1万吨
7月23日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最大油气田长庆油田页岩油日产量首次突破1万吨。这意味着长庆油田开发的页岩油已具备365万吨年产能力,相当于给国家新增一个中型油田。
0评论2025-07-2490
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累计超7400亿千瓦时
截至7月20日,内蒙古通过“五交三直”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7400亿千瓦时,达7459.2亿千瓦时,相当于就地转化超2.4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亿吨,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0评论2025-07-2363
石油焦制氢装置实现85%高掺焦比运行
全年减少4800个检修人工时,降低气化炉检维修费用700余万元,装置已连续稳定运行970余天……7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石化”)获悉,“高掺焦比环保型POX装置成套工业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在近日举办的首届科技创新大会上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0评论2025-07-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