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内外天然气市场走势分析

2023-03-03 12:163730

●在欧美俄制裁与反制裁的背景下,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天然气市场格局也发生根本性改变

●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流向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由原来的天然气“低价市场”转变为“溢价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国际天然气价格回落,2023年国内天然气消费将呈现增长态势

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明显调整,价格剧烈震荡

2022年,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地缘政治风险成为全球天然气市场格局调整的主要诱因。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展开了全方位制裁,而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大国,则充分发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筹码作用,如宣布天然气以卢布结算、逐步减少对欧洲输送管道气量等,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方对其制裁的力度。在欧美俄制裁与反制裁的背景下,全球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天然气市场格局也发生根本性改变。

欧洲天然气进口结构调整。2022年,俄罗斯输向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减少约53%,实际出口量约为600亿立方米。为弥补管道气进口量的下降,欧洲加大了液化天然气(LNG)的采购力度。壳牌发布的《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指出,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2022年进口了1.21亿吨LNG,同比增长约60%,欧洲LNG进口的增量主要来自美国和卡塔尔。越发激烈的全球LNG资源竞争,进一步推高了欧洲天然气价格。2022年8月26日,欧洲TTF天然气期货价格飙升至339.195欧元/兆瓦时,达到历史最高点;2022年TTF天然气期货均价约为132.9欧元/兆瓦时,超过东北亚JKM价格,成为全球LNG价格的引领者。

进入2023年,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需求端,目前欧洲地区整体气温高于历史平均温度,供暖季需求不佳,且工业用气量减弱,民生用气量有所控制,风力发电的增加也限制了天然气的消费,当前天然气需求量处较低水平。供应端,1月俄罗斯向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从去年12月的约25亿立方米降至约18亿立方米,跌至历史较低水平。但欧洲地区LNG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美国自由港更是于2月中旬开始重新出口LNG,欧洲天然气供应量整体较为宽裕。库存方面,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信息平台(GIE)数据,2月欧洲地区整体库存量降至60%左右,基本与2020年持平,是2022年同期的2倍以上。整体宽松的基本面使得欧洲天然气价格承压下行,地缘政治冲突对气价影响的减弱也缓和了欧洲天然气价格近期的波动性。

截至2月21日,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收于48.54欧元/兆瓦时,月环比下降26.45%,相较2022年同期的71.72欧元/兆瓦时,下降32.32%。但目前的价格仍是往年正常水平的2倍左右。

美国LNG出口强劲。2022年,全球排名前3的LNG出口国为卡塔尔、澳大利亚和美国。其中,美国LNG出口量同比增加5.9%,是全球出口增幅最高的国家。2022年,为填补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空缺,欧洲大幅增加LNG进口量。美国作为欧洲进口LNG增量的主要来源,出口总量约为890亿立方米,占美国年度LNG出口总量的65%以上。强劲的LNG出口导致美国HenryHub天然气价格大幅升高,由2022年初的3.8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飙升至2022年8月22日的9.6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22年美国HenryHub天然气期货均价在6.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同比上涨超60%。

进入2023年,美国HenryHub天然气期货持续走低。供应端,美国天然气总产量小幅增长,整体维持在1050亿立方英尺/日左右,高于2019年以前的月度平均产量。需求端,由于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商业、居民取暖用气有所下降,带动全美天然气总消费量下行。库存方面,根据EIA的统计报告,美国库存减少量不及市场预期。EIA预计,截至3月底,库存将达到1.8万亿立方英尺。叠加欧洲天然气需求下降,美国天然气价格一路下行,跌至历史低位。

截至2月21日,美国HenryHub天然气主力合约收于2.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下降32.30%,相较于2022年同期的4.4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降51.12%。

全球LNG贸易流向从亚洲转向欧洲。全球LNG贸易流向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由原来的天然气“低价市场”转变为“溢价市场”。事实上,自2021年12月起,欧洲TTF天然气价格已经高于亚洲JKM天然气价格,乌克兰危机后二者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22年,受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增长影响,亚洲JKM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2022年8月25日的69.95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022年均价约为34.1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比上涨超80%,但仍比2022年欧洲TTF天然气均价低约20%,此前亚太地区为了吸引LNG供应量的“亚洲溢价”已经不复存在。2022年全球LNG贸易量约为4.02亿吨,同比增长4.96%,其中欧洲LNG贸易量大幅增长41%。美国与卡塔尔等地原计划出口至亚洲的部分LNG资源改向流入欧洲。

进入2023年,在天气温和、整体库存水平较高、天然气需求低迷、欧美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美国自由港项目将全面重启等因素共同影响下,东北亚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至2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下。

截至2月21日,普氏日韩LNG(JKM)期货价格收于14.3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月环比下降38.51%,相较2022年同期的25.9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下降44.92%。

预计国内2023年天然气消费恢复增长

2022年,国内生产天然气2201.1亿立方米,相较于2021年同比增长6%;进口天然气10925万吨,相较于2021年12136万吨,同比下降9.9%。

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LNG价格高企影响,工业用气量同比下降,而居民用气受暖冬影响增量放缓,两者叠加,使得天然气的消费总量出现负增长。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这是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历史首次下降。此外,国内LNG进口量同比下降了19.5%,为近7年来首次下降;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4个百分点,至40.2%。

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国际天然气价格回落,2023年国内天然气消费将呈现增长态势。据世创能源预测,今年我国天然气需求为36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3亿立方米,增速4.6%;天然气总供应量为4005亿立方米。除去出口、库存差以及损耗,可供市场量为380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293亿立方米,增速约8.3%。

2月国内LNG和LPG价格一降一升。2月上旬,LNG价格环比下降536.1元/吨,至6306.3元/吨,降幅7.83%;LPG价格环比上涨541.3元/吨,至5720.1元/吨,涨幅10.45%。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新型储能装机登顶全球第一,逆变器产业链核心标的梳理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跃居全球第一。政策明确2027年装机目标1.8亿千瓦以上,拉动投资约2500亿元。逆变器作为核心环节,受益于国内外需求爆发,阳光电源、锦浪科技等龙头企业在组串式、微型及储能变流器领域表现突出。

0评论2025-11-066

MTB:煤矿竞拍价格飙升,榆林块煤即将突破700元
11月4日榆林煤矿线上竞拍热度飙升,块煤成交价逼近690元/吨,北方港动力煤指数大涨。主产区产量约束趋严,冬季需求预期增强,但高库存与进口制约仍存,市场短期看涨情绪浓厚,后续走势取决于需求释放程度。

0评论2025-11-058

全线大跌!碳酸锂供应端扰动不断
11月4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下跌4.34%,报78560元/吨。主因江西锂矿复产消息持续扰动,供应不确定性增强。当前市场仍处供需紧平衡,库存持续去化,后续价格走势将受复产进展与需求持续性共同影响。

0评论2025-11-057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成效显著
国务院报告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达60.9%,风电、光伏装机及森林蓄积量提前完成2030年目标。五年来,能源与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将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

0评论2025-11-0410

1-9月宁夏规上原煤产量下降1.4% 销量增长12.3%
1-9月宁夏规上工业原煤产量7650.12万吨,同比下降1.4%;原煤销量4219.29万吨,增长12.3%。全区工业发电量1879.94亿千瓦时,增长6.7%,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1.6%,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0评论2025-11-0416

万亿元大市场,爆发在即!“绿色石油”,奔涌而来→
“十五五”规划将氢能列为新增长点,绿氢成本持续下降、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广东、浙江等地推进垃圾制氢、氢电耦合等项目,氢能重卡物流与工业绿色氢氨醇示范不断拓展,产业链协同推动氢能从示范迈向规模化,激活万亿市场潜力。

0评论2025-10-3125

省份工业三季报,轮到中部「上分」了?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工业格局加速变化,21省规上工业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南、山东等大省增速领先,安徽、吉林表现突出,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新动能。辽宁受传统产业拖累增速垫底,凸显各地产业转型步伐不一。

0评论2025-10-2914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智能、绿色等新型消费持续壮大
9月份我国消费市场运行平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0万亿元,同比增长3.0%。以旧换新、服务消费、智能绿色消费等持续显效,入境消费规模扩大,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主引擎作用凸显。 改写说明:

0评论2025-10-2818

2025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
2025年1—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53732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制造业利润增长9.9%,电力等行业增长超10%,私营及外资企业增速较高,而采矿业利润下降明显。总体营业收入利润率微升,企业效益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0评论2025-10-2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