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首座!“海油观澜号”并网投产

2023-05-22 10:14710

5月2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开启了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的新里程。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进军“绿电时代”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

“海油观澜号”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装机容量7.25兆瓦,由风力发电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缆组成。整体高度超200米,吃水总重达11000吨,通过9根锚链系泊固定在水深120米的海洋深处。其产生的绿色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

据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文昌13-2油田总监唐新国介绍,“海油观澜号”是我国第一个工作海域距离海岸线100公里以上、水深超过100米的浮式风电平台。该平台在设计建造中,通过研究多要素联合分布环境数据,创新应用风机与浮式基础的一体化设计和迭代技术,确保“海油观澜号”在超17级的最强台风下安全稳定运行。

为保证风电并网后油田群电网能够持续平稳运行,文昌油田群打造了“风电+气电+智慧电网”的一体化供电新模式。通过油田能源管理系统、风机监控系统以及风功率预测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将油田群的4个燃料电站与“海油观澜号”风电平台融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风电与油田电能的统一控制和管理,形成主动控制与被动响应双重保障,进而确保油田微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推进了海上风电为海洋油气电网直供电技术的发展,为深远海海上风电能源管理和就地消纳提供了“海油样板”。

我国深远海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深远海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0亿千瓦,潜力巨大,海上风电资源的开发运用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中海油执行副总裁兼新能源部总经理杨云表示,希望通过“海油观澜号”的实施,推动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在核心技术、大型海上安装装备以及产业链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打造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最终通过构建海上零碳油气田,实现海洋油气绿色低碳开发,推进传统油气与新能源有机融合。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新华社权威快报|1444.49吨!我国探明首个千吨级金矿
自然资源部11月14日宣布,辽宁省成功探明国内首个千吨级低品位超大型金矿床——大东沟金矿。该矿黄金资源量达1444.49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大规模单体金矿床,将有效增强国家黄金资源储备,助力东北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11-142

一场“未来村庄”的沙盘推演:“能量自治”将如何改变我们?
在青藏高原,牧民通过一块可折叠光伏板实现个人“电力自由”;在浙江泉坑村,小水电、光伏和风电通过微电网整合,实现全村100%绿电自给;青海更连续数周全清洁能源供电,验证区域能源自治可行性。 这场自下而上的能源变革,正从个体独立供电向社区共享、区域协同演进。它降低用电成本,激活乡村经济,重塑邻里为“能源共同体”,并推动电网角色向平台服务与智慧调度转型,勾勒出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清晰图景。

0评论2025-11-1411

甘肃1~10月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超1100万千瓦
1-10月,甘肃新能源新增装机1172.31万千瓦,其中风电616.04万千瓦,太阳能554.47万千瓦。截至10月底,甘肃电源总装机达1.18亿千瓦,新能源占比提升至64.3%,凸显其作为西北电网总枢纽和“西电东送”主通道的重要地位。

0评论2025-11-143

国网山东电力攻坚全年建设任务
500千伏开阳输变电工程作为山东省重点项目,目前正有序推进。该工程投运后将优化山东电网主网架结构,提升供电能力与可靠性。国网山东电力通过强化前期管理、过程管控及专家督导等措施,确保全年204项开工、173项投运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0评论2025-11-1411

中国“超级充电宝”装机规模全球第一,优势如何保持?
在宜宾举行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专家指出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市场占比达56%。随着应用场景从新能源配储向多元场景扩展,技术创新与AI赋能正推动全钒液流、压缩空气等多元技术发展,助力构建更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0评论2025-1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