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全球今年恐迎来厄尔尼诺“大烤”

2023-07-05 11:33980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世界各地频繁创下高温纪录。今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它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厄尔尼诺现象会引发各地天气变化,例如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多雨地区可能出现干旱。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将维持厄尔尼诺状态,海温指数持续上升,将在今年秋季形成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东部型厄尔尼诺事件。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6月8日发布警报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预计持续到冬季,可能会发展为中度厄尔尼诺现象或强厄尔尼诺现象。

据日本气象厅气候信息科的数据,目前热带太平洋东部海洋表层的储热量已达到194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最高纪录。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教授渡部雅浩说,预计会发展成强厄尔尼诺现象。

由于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较早,发展空间大,如发展成强厄尔尼诺,可能会带来全球气温的新高峰。世界气象组织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这一概率达到98%。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6月15日表示,6月初的全球平均气温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高。

厄尔尼诺带来的并非都是高温酷暑。比如,它会导致日本附近夏季的太平洋高压势力减弱,日照时间变短,以西日本地区为中心容易出现冷夏。日本筑波大学此前的一项研究曾显示,厄尔尼诺也可能改变大气环流,使台风的数量异常增多。厄尔尼诺形成的次年9月以后台风的生成数量显著增加。

厄尔尼诺对全球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厄尔尼诺年份的欧洲夏季更可能遭创纪录的酷暑袭击,而冬季受厄尔尼诺影响很难出现暖冬。亚洲方面,日本综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熊谷章太郎表示,虽然各地区气温和雨量变化影响不同,但很多情况下厄尔尼诺会给亚洲许多国家带来大雨或干旱。

今年的厄尔尼诺更为复杂。从2020年夏到2023年初春,拉尼娜现象已持续了近3年。日本气象信息公司“气象图”创始人森田正光指出,从拉尼娜转变到厄尔尼诺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集中暴雨,从现在起一直到7月份都可能有集中暴雨。

另据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最新预测,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与印度洋正偶极子现象同时发生。印度洋正偶极子也是一种海温异常现象,当其发生时印度洋西部海面水温高于东部。今年印度洋正偶极子现象和厄尔尼诺同时发生可能会导致东非多雨而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少雨的倾向更极端化。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去年创纪录高温可能是厄尔尼诺惹的祸
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前一年高出近0.3℃,创下新纪录。而人类驱动的全球变暖和短期自然气候波动似乎都无法对此做出解释。

0评论2024-10-14119

全球正在经历第29次厄尔尼诺事件 对我国有何影响?
近期,我国多地气温频频突破40℃,有的甚至刷新当地同期观测史上气温极值纪录。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自197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7月3日和4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接连刷新最高纪录。

0评论2023-07-10251

世界气象组织官宣厄尔尼诺再现 有望突破2016年极端高温纪录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周二发布公告确认,时隔七年后,厄尔尼诺现象再度降临地球。

0评论2023-07-05105

今年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3日发布最新评估报告说,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在世界上许多地区,这将对天气和气候模式

0评论2023-05-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