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环境部22日向媒体通报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6%,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1%,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15微克,同比下降6.2%。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0微克,同比下降9.1%;臭氧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213微克,同比上升15.8%。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的城市为廊坊市和唐山市。
今年1月至7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3%,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31微克,同比上升3.3%。同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6.6%,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4.8%,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3微克。
北京市7月优良天数比例为54.8%,同比下降19.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每立方米19微克。
7月,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前3位的城市是海口、黄山和厦门。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重庆全域铺开 建成3768个“无废城市细胞”
“重庆从2019年实施‘无废城市’建设以来,已经从中心城区试点到全域推开,重庆也在工业、生活、农业等领域全面推进‘无废革命’取得实效。”3月26日,在重庆南岸区举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暨“国际无废日”宣传教育活动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处副处长邓力晒出了亮眼“成绩单”。
0评论2025-04-01136
生态环境部:我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
近5年来,全国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均呈现上升趋势,昼间达标率由2020年的94.6%上升至2024年的95.8%;夜间达标率由2020年的80.1%上升至2024年的88.2%。
0评论2025-02-18126
绿色零碳循环经济产业链缔造者瑞恒茂 打造无废城市 造就绿水青山
根据 2024 年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消息,目前中国污泥年产量超 8000 万吨(80% 含水率),如把其用于生产经济型有机肥,去改良盐碱地、荒漠地、污染地、低效林地等,种植多倍体芦竹,每年可修复土壤640万亩,新增2560万吨的生物质资源,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约3686万吨。
0评论2025-02-1191
2024年广东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8%
广东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21日在广州召开。会议通报,2024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5.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3.2%,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0评论2025-01-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