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和音)

2023-12-01 15:262210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开幕。在此次会议上,各方将首次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取得的进展进行全球盘点,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具有重要阶段性意义。国际社会期待各缔约方恪守气候变化公约体系的制度、原则和目标,发出聚焦行动、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

COP28主题是“团结、行动、落实”,体现了团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愿望。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最新报告,各国当前的气候行动计划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COP28必须成为各国弥合气候雄心差距的地方,发达国家必须兑现其资金承诺,重建信任。

中国是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派。今年以来,中国与各方保持密切沟通,以推动COP28取得成功,促进《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强调在当下关键十年中美加快努力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欢迎两国气候特使近期开展的积极讨论,包括:2020年代国内减排行动,共同推动COP28成功,启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以加快具体气候行动。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认为这呼应了全球合作精神,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具有积极影响。习近平主席日前在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电话时强调,中方愿同法方一道,对外发出中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取得成功。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采取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中国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颇多,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引领者。”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表示。

中国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积极参与气候多边进程,展现出大国责任担当。日前,由中企总承包的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全面竣工,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可供20万户居民用电,每年减少碳排放240万吨。截至2023年9月,中国已与数十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8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累计合作建设4个低碳示范区,开展75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2300余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推动实施“中欧绿色行动”、建设中欧碳中和研究中心、启动中法碳中和中心、举办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中国以实际行动凝聚全球气候治理共识,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各方要始终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主渠道地位,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目标。中国将同各方一道,以全球盘点为契机,聚焦落实行动,强化支持手段,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国际人士看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前景——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等主要目标。国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前三季度5.2%的增长率领跑主要经济体,其超大规模市场、完整产业链与精准宏观政策为全球注入稳定性与信心,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推动共同繁荣。

0评论2025-11-134

一则传闻引发光伏板块大跌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晶澳科技紧急辟谣
晶澳科技深夜发布公告,澄清公司董秘未在任何会议上发表“光伏行业收储取消”等相关言论,指出该内容纯属网络谣言,严重误导公众并损害公司及行业声誉。公司表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日光伏板块出现明显调整。

0评论2025-11-133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工业网络5G通信技术通用要求》。该标准由中国大唐乌沙山发电公司等牵头制定,填补了工业5G领域国际标准空白,为5G技术在工业现场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提供了统一规范。这标志着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0评论2025-11-1213

中国人民银行:将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人民银行报告显示,9月末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3.9万亿元。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贷款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其中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58.2%。下阶段央行将持续优化工具,加力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0评论2025-11-125

诺尼可在中国推出钯基创新产品,加速“绿色”转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诺尼可钯金技术中心发布创新钯基解决方案,助力太阳能、电动交通与氢能发展。其钯-硒添加剂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3%;研发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推动钯催化剂在氢能应用。通过“100项钯专利”计划,加速新材料商业化,强化碳中和科技基础。

0评论2025-11-107

5年30倍!从中国 向世界 新型储能撬动万亿市场
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1.03亿千瓦,跃居世界第一,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产业直接带动投资超两千亿元,上下游投资超万亿元。当前正加快完善市场机制,推动技术多元化发展,以支撑全球能源转型。

0评论2025-11-109

共赴进博之约!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155个国家及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规模再创新高。展会汇聚全球新品与技术,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彰显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决心。

0评论2025-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