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首超煤电

2024-11-05 14:23500

11月4日,记者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10月下旬,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10642.6万千瓦,历史性首次超过煤电,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类型。

截至目前,山东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46.9%、煤电占46.88%、储能占2.63%、天然气占0.57%、余热余能及其他占3.02%,能源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电力生产供应绿色化进入新阶段。

山东是能源生产大省、消费大省。“此次新能源发电装机超过煤电,推动主体能源从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更替,我省‘一煤独大’的能源结构得到标志性扭转,为助推全国‘双碳’目标、服务先行区建设、抢占未来产业先机,加快能源大省向现代能源强省转变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说。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山东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目前,新能源装机超过“十四五”末规划目标两千多万千瓦,是“十三五”末的两倍以上,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新能源已成为新增投产电源主力,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增长了1098.4万千瓦。全省光伏、生物质、风电装机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五位。同时,新能源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用电负荷年均增速将分别达4.4%、4.9%,到2025年可分别达到8600亿千瓦时、1.45亿千瓦。

立足资源禀赋,山东加大力度规划建设胶东半岛核电、海上风电、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陆上风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建在运1421万千瓦;加快28个、18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竞争优选35个、1888万千瓦项目纳入鲁北基地“十四五”开发;陆上风电先后完成两批86个项目、2028.145千瓦竞配核准开发。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民企、外企扮演“生力军”角色,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新能源成为全省主力电源,煤电正加速向“压舱石”“调节器”角色转变。“今年2月,全省煤电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重首次降至50%以下;10月下旬,煤电装机10636.1万千瓦,占比46.88%,较2020年下降20.12个百分点。”山东省能源局电力处副处长韩贵业说。山东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入推进煤电行业转型升级、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关停退出等行动,系统形成了煤电行业节能降碳推进体系。“十四五”以来累计建成投产大型煤电机组14台、602万千瓦,关停小煤电机组347台、966.8万千瓦,完成“三改联动”132台次、6572.5万千瓦。

“我们正在建设的世界首台630℃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作为‘十三五’期间唯一立项批复的百万千瓦级燃煤国家电力示范项目,发电热效率首次突破50%,是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燃煤发电机组,较常规百万机组发电热效率提高近两个百分点,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十万余吨,减排二氧化碳26.7万吨。”大唐山东公司董事长林跃说。

山东坚持“应发尽发、满发满用”,不断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近年来,山东风光消纳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加快储能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煤电调节作用,率先出台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行动方案,制定实施意见,配套若干措施;首创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出台国内首个长时储能、配建储能转独立储能政策,创新电量交易、容量补偿、容量租赁收益模式,有序推动新能源入市等,截至目前,全省新型储能在运项目110个、规模571.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8月15日,全省第一个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示范储能电站——红光渔业储能电站投运;10月29日,全球首个长时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区项目在菏泽正式开工;威海碳纤维产业园就地消纳新能源项目全面开工,有望成为全省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大力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围绕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进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能源含“新”量。近三年来,全省能源领域共187个项目纳入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荐目录,其中38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7个填补国内空白。世界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正式商运,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送”技术示范工程投运,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首次并网发电,全国容量最大新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并网发电……引导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本融合发展,规划布局烟台蓬莱、威海乳山、东营经开区3大风电装备产业基地;推进核电装备产业向烟台、威海集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核电产业基地;引进欣旺达、中储国能等头部企业,打造枣庄“新能源电池名城”、泰安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

“我们将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积极探索能源转型新路径,为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经验。”岳建如说。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山东:2025年新增光伏全电量或15%电量入市
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 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全面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聚焦六个方面,提出24条具体措施。

0评论2025-01-1317

重磅!山东明确分布式光伏入市
要求2025—2026年新增集中式、分布式光伏项目自主选择全电量或15%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

0评论2024-12-2047

山东潍坊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大坝提前封顶
历经820天建设,水电六局承建的潍坊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大坝提前顺利封顶,为电站提前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0评论2024-08-2046

最大送入电力提升至2630万千瓦 山东多措并举保度夏供电
全省用电负荷达10069.8万千瓦,同比增加22.1%,较2022年、2023年度夏负荷首次破亿分别提前51天和25天。我省充分发挥能源电力保供协同联动作用,全力保障迎峰度夏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0评论2024-07-1837

山东力争到2025年光伏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山东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 ,到2025年,力争全省光伏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钙钛矿等新型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实现25%以上光电转换率太阳能电池的量产及应用。到2027年,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具有行业引领力的重点企业,牵引带动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区,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

0评论2024-07-0833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山东胶州湾站(海洋)揭牌
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山东胶州湾站(海洋)揭牌仪式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举行。

0评论2024-06-19171

山东首家虚拟电厂上线运行!
华能山东公司所投资建设的虚拟电厂项目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平台顺利完成注册程序,此举标志着山东省内首家虚拟电厂已正式上线并投入运营。

0评论2024-06-1739

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在山东青岛完工交付
青岛4月26日电 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以下简称“FPSO”)——“海葵一号”26日在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0评论2024-04-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