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甘肃“五棋联动”筑牢西部生态屏障,PM2.5浓度连续两年同比下降

2025-10-24 14:09170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支撑,是守护蓝天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面对冬季采暖期空气质量保障的巨大压力,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作为全省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技术核心,以“五棋联动”举措,将科技力量转化为治理效能,牢牢守护着西部的生态安全屏障。

 

下好“先手棋”,目标管控更精准。在系统总结“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等工作经验基础上,省监测站构建了多维度目标管控体系,动态生成颗粒物浓度推进表、沙尘污染天统计表、PM2.5可达性分析表等,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清晰、直观的“作战地图”,确保各项减排措施有的放矢。
 
落子“关键棋”,融合研判提效能。省监测站成立了“冬防”日研判分析专班,建立了“以时保日、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的高效工作机制。通过紧盯高值区域与时段,精准发力做好数据分析研判工作,按照《环境空气质量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评价工作规定(试行)》要求,做好全省每日沙尘预审剔除工作,编制甘肃省大气污染日研判分析报告;每日发布空气质量日报,每月发布月报及排名,实现了对空气质量变化的全程跟踪和精准预警,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依据。
 
巧用“致胜棋”,污染溯源显威力。省监测站依托细颗粒物组分监测站、激光雷达走航监测、大气移动综合监测,技术人员能够像“解剖”空气一样,精准分析污染物来源。无论是定期的组分月报,还是污染过程的快速分析快报,都为各市州精准溯源、科学施策提供了“铁证”,让污染治理直击要害。
 
夯实“保障棋”,管理服务全方位。在“冬防”攻坚期,省监测站每日开展数据综合分析,结合气象条件、工业布局、地形地貌等多源信息,定期与相关部门开展会商,不仅说清了“污染从哪里来”,更预警了“可能往哪里去”,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
 
布局“长远棋”,数据共享促协同。当前,覆盖全省的各类监测站点的海量监测数据已全部接入“甘肃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这一举措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全省环境管理部门的高效联动与信息共享,形成了污染治理的闭环管理,为长效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串亮眼的数据,不仅是环境管理部门领航掌舵,更是监测数据的精准指导和科学支撑。2024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25.7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微克/立方米,位列西北第2、全国第10。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3.0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两年同比下降。
 
下一步,省监测站将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心中有底”的责任担当,用精准的数据守护着陇原大地蓝天底色,为“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圆满收官贡献着不可或缺的监测力量。
 
作者:朱文萍  张良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全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十年下降54%
过去十年,我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下降,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去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十年前下降了54%。

0评论2024-09-2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