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国经中心张晓强: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可超300万吨 规模将达万亿元

2025-10-27 11:09250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专家张晓强22日在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上表示,到2030年我国绿氢产量完全有可能达到300万吨以上,形成万亿元以上的大市场,并走在世界前列。

“据不完全统计,近期明确未来5-10年氢能中长期规划的省(区、市)超过20个,年制绿氢产能达150万吨至200万吨。有关机构分析认为,在国际海运推进具有法律约束性净零排放框架的条件下,未来5年航运业对绿色甲醇需求将暴涨,从当前每年数10万吨增至2030年的3000万吨至4000万吨。我国是世界第一航运大国,对绿色甲醇的需求在未来几年同样将有大幅度增长。”张晓强说。

绿氢是绿色甲醇生产的关键原料,绿色甲醇需求的增长也将带来绿氢需求的增长。

关于过去一年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成效,张晓强总结说,到2024年底,我国已形成绿氢产能12万吨,占全球比重近50%;《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预计可以达成;2024年12月底全国氢能生产侧价格降至每公斤28元,消费侧价格降至每公斤48.6元,同比分别下降15.6%和13.7%。现有2.7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运行,主要是商用车,占全球的28.4%;已建成540座加氢站,占全球的40%。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氢能产业,特别是绿氢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张晓强说,一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仍需努力。包括在质子交换膜、运输和加氢以及固态、液态氢等方面仍有很多难题,这使得绿氢的成本较高。二是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发展,绿电有优势,但主要在西北地区,距离负荷中心远,本地消纳难,制约了绿氢发展。三是我国绿氢发展首先推动在交通领域突破,以商用车、重卡等为重点的方向是恰当的,与此同时,电动车的快充技术迅猛发展,削弱了燃料电池车的竞争优势。四是有关氢能的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仍有差距。

张晓强建议,下一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要继续做好关键核心技术的体系化攻关,不仅是在电解槽制氢、燃料电池、绿氢储存运输加注等方面,而且要更好统筹新能源技术进步与氢能。

“要进一步加大多领域利用绿氢的力度,特别是工业领域,包括发电、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等。”张晓强说,“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因地制宜地推动绿氢、绿氨、绿醇的协调发展,并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已连续举办9年,2025年的大会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承办,以“创新领航 氢链全球”为主题。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内蒙古全链条打造国家绿氢示范高地
内蒙古依托“风光”资源禀赋,推进“一电变三绿”,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绿氢生产输出、氢能装备制造、绿氢多元应用基地,全链条打造国家绿氢示范高地。

0评论2025-07-0891

“氢”装上阵 捷氢科技突破风电制绿氢关键技术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下,内蒙古以“起跑就领先”的魄力,按下科技“突围”快进键,锚定稀土、储能、氢能、乳业、空天计量等战略领域,以“非常之举”在重点点位上精准落子,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与“最大增量”。

0评论2025-06-2069

内蒙古再添绿氢输运“新动脉”
自治区能源局作出批复,同意建设敖汉―元宝山绿氢管道项目。

0评论2025-05-07121

金风科技2GW风电制绿氢示范项目获批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兴安盟行政公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金风科技首个大规模风电制氢项目的前期工作,从选址到技术方进行了多轮的技术论证和技术迭代,历时15个月完成了技术方案、实施路径、甲醇长协的签订、200万项目的一次性批复的全过程闭环。

0评论2023-11-2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