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新型钙钛矿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达25.19%

2025-11-06 15:0020

记者11月2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科研团队采用全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出0.066平方厘米的钙钛矿光伏器件。该器件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5.19%,且在持续工作超过1000小时后,性能依然保持在95%以上。此方法制备的1平方厘米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也达到23.38%,展现出较大产业化潜力。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

“目前在国际上,实验室最常用的光电转化制备方法是溶液法。”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生徐雨田介绍,“溶液制备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有毒溶剂,对健康和环境不友好,限制了大规模生产。”

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郭庆勋解释,此次研究中,团队采用的全真空热蒸发技术,像在真空罐里“蒸镀”薄膜。它将原材料加热,使其以分子或原子的形式“飞”到基板上,均匀凝结成膜。这种方法全程无需使用溶剂,工艺控制精准,膜层均匀致密,被认为是将高性能钙钛矿光伏器件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的理想方案。

在均匀成膜的基础上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成为团队需要攻克的又一难题。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工业大学教授陈永华说,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反向逐层沉积策略。

“传统做法可能是先铺金属卤化物的‘砖块’,再浇甲脒氢碘酸盐的‘水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沉积‘水泥’,再沉积‘砖块’。”陈永华说,这一顺序结合一种自组装分子,可以在后续退火时,极大促进固态原料之间的相互反应和扩散,最终“生长”出高质量的钙钛矿晶体薄膜。

借助这些独特技术,团队突破了钙钛矿光伏器件效率瓶颈,不仅将小面积电池效率提升至25.19%,更实现了器件的工作稳定性。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认为,这项成果不仅刷新了全真空热蒸发技术的世界纪录,也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工艺、提升器件性能、规模化制造面积更大且高效、稳定、环境友好的钙钛矿光伏器件提供了科学基础。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 中国学者研制出超稳定钙钛矿L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正国教授研究团队在提高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寿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将LED亮度提高到116万尼特以上。

0评论2025-06-1279

中国核电200兆瓦钙钛矿光伏组件全自动量产线建成
中国核电旗下中核光电钙钛矿光伏组件全自动量产线已建成。

0评论2025-05-30103

全球首条GW级钙钛矿组件量产线投运
作为江苏省重大项目,极电光能建设的全球首条GW(吉瓦)级钙钛矿组件量产线日前正式投产运行。

0评论2025-02-10110

26.4%!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创新高
新型钙钛矿-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实现26.4%的光电转化效率,为迄今此类叠层太阳能电池最高效率。

0评论2024-10-21138

我国刷新全钙钛矿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经国际第三方权威机构测试,由该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谭海仁教授课题组制备的大面积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光电转化效率达28.2%,刷新该尺寸的世界纪录。

0评论2024-10-16141

西南最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开工
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白沙工业园的年产3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西南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0评论2024-10-11145

大面积长效稳定钙钛矿电池研制获里程碑式突破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万林等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气相的钙钛矿处理方法,不仅突破了过去液相法难以均匀处理大面积器件的瓶颈,还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利用这种方法,他们研制出面积超过200平方厘米、效率超过18%、持续运行寿命超过4万小时的钙钛矿电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

0评论2024-07-2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