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锅炉气源控制环保效益双收
2007-08-11 00:361410
困局:多方压力难发展
中车双喜轮胎工业有限公司有近50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受生产设备陈旧,生产产品落后,生产场地拥挤,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2001年公司产值为12亿元,上缴税收7200多万元。到了去年,产值降到8亿元,上缴税收也只有35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近年来也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从2003年开始,太原市在全市范围内着力推进无燃煤区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建设。2005年开始,全市禁止散烧原煤。去年,太原市又狠抓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设施建设,要求企业锅炉必须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公司原来主要污染源为1台20万吨和两台10万吨常年运行的燃煤蒸汽锅炉,年耗煤量达5万吨。由于年久失修,设备老化,锅炉烟气脱硫效率不到50%,每年产生二氧化硫700吨、烟尘120吨、氮氧化物200吨。公司的环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锅炉一直采取原煤散烧的方式,污染物难以达标排放。公司经常被附近的商户和居民投诉,也多次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
突围:主动搬迁赢转机
与其被动搬迁,不如主动突围。“企业发展就像长征,搬迁是解决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问题。通过搬迁,一方面可以使企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产品由过去的重体力、高能耗、低附加值转变为现在的高科技、低能耗、高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极大地缓解太原市环境污染紧张的状况。”公司总经理陈建东这样看待企业搬迁。
问题接踵而至。一方面是企业职工故土难离,30%技术骨干纷纷跳槽,另谋生路。另一方面新厂区建设和新设备的采购费用需要近7个亿的资金,钱从哪里来?在这四面楚歌的关头,公司领导大胆做出了“以土地资产置换,取得企业最大发展空间”的决定。从企业的选址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
由于中车双喜轮胎工业公司位于太原市的繁华商业区,占地近150亩,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设施。通过土地置换,公司获得了两亿元的启动资金。同时,由中国化工总公司做担保,公司获得了5亿元的贷款。在去年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企业搬迁提案获得118名代表的全票通过,企业搬迁工作得以正式启动。
展望:机遇带来新发展
公司的新厂区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占地800亩。目前,公司已引进了8条国外生产线,单厂生产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据了解,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的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是一种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环保产品,其成本与斜交轮胎相差无几,但价格却是后者的两倍,而且能够省油7%,具有运行安全、噪声低的优点。一期工程达产后,公司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近7.8亿元。
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公司明确提出“增产不增污,增产要减污”的理念。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批复,公司新厂区锅炉燃料可使用每千克含硫量200毫克的黄煤气。但为了清洁环保,公司最终选择了每千克含硫量只有20毫克的精煤气。通过采用离子吸附等技术,新厂区93%的用水实现了闭路循环。布袋除尘等先进工艺,也使企业99%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实现了达标排放。
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依照目前的搬迁进度,中车双喜轮胎工业有限公司将在今年9月全部搬出市区。一期达产后,公司还将兴建规模为120万套标胎的二期项目,届时,公司产品规格将更加齐全,从而形成“集团军作战”的优势。在公司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以前,是以市场确定产能,干多少是多少;而今,是以市场拉动产能,能干多少是多少。
太原市环保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车双喜轮胎工业有限公司的搬迁,既是老污染企业在市中心发展的终点,也是企业脱胎换骨,振兴太原老工业基地和摘掉“结构性污染”黑帽子的一个起点,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