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情首页 频道列表

海上光伏竞配新纪元:高功率组件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2025-03-28 17:31140

2月底,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公布,提出在沿海各省份开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以及波浪能的联合开发项目试点示范。计划到2030年,实现海洋能装机规模达到40万千瓦,建成一系列海岛多能互补电力系统和海洋能规模化示范工程。

在业内人士看来,《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海上光伏产业将迈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新阶段。然而,海洋环境的严苛性——高盐雾腐蚀、强紫外线、台风侵袭、潮汐冲击以及复杂运维条件,对光伏组件的可靠性、发电效率与全生命周期收益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海上光伏竞配:高功率组件为何是“必选项”

海上光伏项目开发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如何在有限海域面积内实现发电量最大化,直接决定项目收益率。2024年11月15日,上海市发改委下发《2024年度“风光同场”海上光伏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规划了7个“风光同场”的海上光伏项目开展竞争性配置,根据评分规则,采用高效组件、逆变器可获得加分,转换效率24%的组件可以获得满分。据悉,目前市面上符合此效率要求可量产的组件只有BC组件,因此本轮竞配项目使用的组件申报方案都为BC组件。

同时,方案发布时规定,项目电价“作为上海市保障性并网项目,上网电价执行燃煤发电基准价(注:国家出台有关新能源价格政策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全面推进新能源入市交易,全电量无差别市场定价。依据该通知,初始投资成本更高的海上光伏项目必须要通过高效率组件稀释投资压力。

海上光伏竞配已进入"技术为王"的新阶段。BC技术通过底层创新,实现与海洋环境的深度契合,不仅破解了传统技术收益"天花板",更重新定义了海上光伏的经济模型。对于发电侧而言,选择BC即是选择更低风险、更高收益的确定性未来;对于行业而言,这是推动近海能源开发从"规模化"向"高质量"跃迁的关键一跃。当蓝色国土遇上黑色科技(BC),一场零碳海洋经济的革命已然启航。

BC定义海上光伏技术新标准

在竞配评分体系中,发电效率、系统稳定性与度电成本(LCOE)是核心指标,而高功率组件正是优化这些维度的关键载体。此外,BC组件通过减少系统连接点,可有效降低因盐雾腐蚀引发的故障风险,提升电站全生命周期可靠性。

高功率BC组件的核心价值在于“单位面积更高能量密度”,其功率较传统PERC组件提升20%以上,较TOPCon组件高出6%-10%。这意味着,在相同装机容量下,可减少约15%的支架与桩基数量,显著降低材料、运输及安装成本。对于海域使用费高昂、施工窗口期短的海上场景,这一优势直接转化为投资回报率的跃升,BC技术与海光场景具有"天生适配"的硬核实力。

——无惧盐雾腐蚀的"海洋铠甲"

BC组件采用全背面电极设计,消除正面栅线,减少金属暴露面积达90%以上,从根源上切断盐雾腐蚀的通道。实验室数据显示,BC组件在模拟海洋环境下(盐雾浓度5%、湿度85%)运行30年后,功率衰减率低于8%,显著优于常规PERC组件的15%-20%。这一特性使其成为海上光伏抗腐蚀的"天然优选"。

——单位面积收益最大化的功率密度王者

得益于背接触技术对光线的极致利用,BC组件正面无遮挡,有效受光面积提升5%-7%,叠加双面发电增益,海上场景下单瓦发电量较传统组件提高10%以上。以1GW海上项目为例,采用BC技术可节约用海面积超15%,大幅降低桩基、电缆等配套成本,实现"寸海寸金"的资源集约化开发。

——极端环境适应性造就台风中的"定海神针"

BC组件采用无主栅设计,抗隐裂能力提升3倍以上。一体化封装工艺结合高强度边框,可抵御17级台风(60m/s风速)和8米浪高冲击。

全生命周期价值重构是BC技术的收益密码

尽管BC组件初始投资略高,但其高发电效率(24%+转换率)、低衰减率(首年1%,逐年0.4%)和超长质保(30年线性功率保证)的综合优势,使项目全生命周期发电量提升25%以上, 符合现下项目投资从"初始成本"到"终身收益"的范式转变。以山东某100MW海上项目测算,采用BC技术后LCOE降至0.28元/kWh,较PERC方案降本超20%,IRR(内部收益率)突破12%。

传统海上光伏年均运维费用高达0.06元/W,而BC组件凭借抗PID(电势诱导衰减)、抗湿热、抗紫外老化等特性,配合智能清洁机器人,可将运维频率降低至3年一次。浙江某海上电站实践表明,BC技术使年均运维成本下降40%,人员安全风险同步降低。从"频繁抢修"到"免打扰运行",锐减运维成本,降低运维风险。

BC技术的高发电效率可额外创造5%-8%的碳减排量。在欧盟碳关税(CBAM)及国内CCER重启的背景下,采用BC技术的海上项目每年可增加碳交易收入超千万元,叠加绿电溢价,形成"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的双重正循环,实现碳资产价值的复利。

向海图强 以BC技术锚定海上光伏话语权

随着各国加快海上光伏规划(中国“十四五”目标超5GW),技术竞争已进入“效率+可靠”双维赛道。通过BC技术的持续迭代,推动行业从“低价竞争”转向“技术竞配”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海上光伏的竞配不仅是项目的争夺,更是技术话语权的较量。当前,头部企业正加速推进BC技术的场景化迭代,引领海上光伏进入4.0时代。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多地声明!“微风发电项目”骗局
近日,继安徽多地发布《关于微风发电项目的郑重声明》后,山东、河南也相继发布反诈声明。声明指出近期,泰安市发改委接到多起群

0评论2024-11-044853

新能源成电企对外投资项目最多领域 ——2022年占比约58%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亚太电协大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在电力领域,中国主

0评论2023-07-181227

全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11.8万公里
近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国内油气企业加大勘探开发投资约3700亿元,同比增长约19%,其中,勘探投

0评论2023-07-25785

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迅速 中国企业抢先机
锚定电动化,中国企业抢先机今年以来,全球工程机械产品电动化趋势日益凸显。数据显示,1至5月,全行业共销售电动装载机806台,

0评论2023-06-15761

电力运行安全稳定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惠企解难纾困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电价政策调节作用,释放政

0评论2023-01-04748

电力运行安全稳定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2022年,省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惠企解难纾困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电价政策调节作用,释放政

0评论2023-01-04634

资源环境领域五份报告表明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

0评论2023-01-03562

西藏:大力发展新能源保障民生用电
春寒料峭、风吹不止,在海拔5000米的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体感冰冷。旭日东升,高原朝霞洒落草原,26岁的格桑旺拉跟4名同事

0评论2023-03-24420

资源环境领域五份报告表明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

0评论2023-01-04367

长江干流梯级电站顶峰保供 溪洛渡水电站10年发电超5600亿度
今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迎来持续性高温天气,用电需求持续攀升。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溪洛渡水电站15日迎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0周

0评论2023-07-1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