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情首页 频道列表

光伏产业“冰火两重天”

2024-07-30 15:23490

“如果说去年光伏行业的发展状况是‘喜忧参半’,那么现今就是‘冰火两重天’。”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指出,一方面,不管是制造端,还是应用端,产量和装机量都同比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另一方面,光伏的产品价格、产值、出口额都出现了明显下降。

对此,业内专家纷纷表示,我国光伏行业亟须调整,且“宜重不宜轻、宜早不宜迟”,要积极推动落后产能的出清,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同时,行业也要从1.0的被动出海,迈向2.0主动的全球制造。

制造端产量依然很“火”

上半年,我国光伏行业的“火”主要体现在制造端、应用端规模继续扩大。

具体来看,在制造端,2024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了30%。其中,多晶硅产量约106万吨,同比增长约60.6%;硅片产量约402 GW,同比增长约58.9%;电池片产量约310 GW,同比增长约37.8%;组件产量约271GW,同比增长约32.2 %。

制造端技术创新发展仍处于活跃期,特别是在电池端,涌出一些新的技术方向。例如,LECO(激光辅助烧结)/LIF(激光诱导修复)技术现在已经逐步取代激光SE成为TOPCon产能的标配;银包铜、铜电镀等技术进一步推广;SMBB/0BB技术在电池、组件端进一步推广应用;多家企业推出BC电池产品;钙钛矿与钙钛矿叠层技术,实验室效率也在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帮助行业降本增效。

在应用端,今年上半年光伏装机达到102.48 GW,同比增长30.7%,但增速却同比下滑了123个百分点。不过,光伏新增装机四年来首次出现单月同比下降。今年3月新增装机同比下降4.27 GW;4月继续下降,较去年同期下降0.28 GW。对此,王勃华分析认为,3月数据下滑,或是因为去年同期处于疫情后恢复期,基数较大,同时今年3月正值价格快速下跌,也没有并网压力,所以终端存在一些观望态度。此外,由于政策和电价方面的预期,影响了部分分布式新增装机。

出口方面,光伏产品持续“量增价减”态势。今年1—6月,我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5.4%。从出口产品结构看,硅片、电池片出口占比有所下降,组件出口占比有所增加,升至87%。从出口市场看,上半年,亚洲超越欧洲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在组件方面,欧洲、亚洲市场合计占国内组件出口份额超过80%。欧洲依然是中国最大的组件出口市场,但市场份额由2023年同期的57.4%下降至42.5%。巴基斯坦成为上半年第二大组件出口市场,沙特阿拉伯市场增长明显,成为上半年前十大组件出口市场中的第五位。

不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对光伏市场依旧保持乐观,并维持早前的预测,预计2024年全球新增装机390~430 GW,我国新增装机预期190~220 GW。

全产业链价格遇冷

而在产业链价格、出海等方面,情况则跌入“冰”点,王勃华用了“非常严峻”四个字来形容。

“现在价格下跌得太厉害了。”王勃华指出,上半年,多晶硅、硅片价格下滑超40%;电池片、组件价格下滑超15%,其中多晶硅价格普遍跌破了企业的成本线;组件的开标价格也在持续下降。

《中国电子报》记者注意到,从光伏上市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来看,除了少数公司实现盈利外,大部分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硅片及组件头部企业隆基绿能在第一季度亏损23.5亿元的基础上,第二季度再亏24.5亿~31.5亿元;硅料龙头企业通威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亏超30亿元;硅片龙头企业TCL中环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9亿元至32亿元;而以稳健著称的组件一体化企业晶澳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8亿~12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面临多重难题,调整同样不易。王勃华指出,业界“老玩家”转身不易,面临旧产能计提损失沉重、技改升级性价比不足、出清不畅等问题,“一体化”企业持续失血;而“新玩家”则基础欠缺,研发技术和知识产权积累不够。

王勃华说,旧产线升级改造同样面临实操难题,一方面,部分产线没有改造升级的余地;另一方面,改造调试难度大,性价比不高。

而在海外市场,贸易保护等问题持续影响国内光伏产品出口,且中企海外产能也开始遭遇贸易壁垒问题。

行业调整“宜重宜快”

“行业内外竞争激烈,行业需要‘轻装上阵’,行业调整‘宜重不宜轻、宜早不宜迟’,整合时间不宜过长。”王勃华建议,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先进产能建设的引导,地方政府需严控不合理的救市行为;企业要审慎上马新投资,鼓励有针对性地收购跨界企业退出行业所遗留的新建产能;金融机构需避免向即将被出清的产能“输血”;推动落后产能的出清,鼓励企业兼并重组。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提出,未来光伏行业产能出清将经历激烈的竞争过程,要站在全社会的高度,积极引导行业更好整合。“我建议在引导行业出清的时候,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不应该简单支持那些已经要走入困境或者即将被出清的企业,而是应该引导龙头企业对这些企业的整合和并购,加快产业集聚,打破过去散乱混乱的局面,让行业尽快走向一个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让投入到全社会的资金资源也能变得更有价值。”高纪凡说。

合作出海、全球制造也将成为光伏企业破局的关键。“行业要从1.0的被动出海,到2.0主动的全球制造。”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国家希望具备中国光伏企业的技术、经验、体系、人才等,助力他们形成自身的闭环产业链,而不是仅需要中国的产品。本地制造、绿电制造、有当地服务团队支持、有光储一站式方案的产能才是被需要的。

“以前行业对于‘走出去’的定义是‘卖出去’,如今‘走出去’是‘造出去’,要从单打独斗到借力使力,从全资到合资。”钱晶说。

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认为,光伏产品的全球化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但产业的全球化刚刚开始。全球化是必选题,而龙头企业在一个规模化市场进行大规模制造的可能性在减少。中国光伏最大的优势来源于产业链的协同,光伏在协同上创造的价值,包括光储、光氢等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仅仅把一个工厂建起来。协同光伏的企业联合出海,可以为整个世界创造更多、更低价、更有优势的协同产业。

此外,不少专家指出,与此前的“抱团取暖”不同,如今,分散建厂或成为“产能出海”最优解。

“中国光伏走出去,要少聚集。”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表示。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同样认为,如果扎堆在一个国家搞产业,该国家就会成为下一个贸易壁垒打击的对象,“走出去”就需要不停地“挪窝”。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国际能源署:欧洲去年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飙升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持续施加制裁,对俄罗斯能源有较大依赖的欧洲国家面临能源困局,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大量高价

0评论2023-03-02918

三国天然气互换协议或将改变欧洲能源市场
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负责人马吉德·切格尼(Majid Chegeni)表示,根据2021年底签署的三方互换协议,预计今年土库曼斯坦、伊

0评论2023-06-27828

美国2022年贸易逆差额创历史最高纪录
华盛顿2月7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增至948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数据显示,2022年美

0评论2023-02-08790

预测天气变暖 美国天然气价格下跌15% ——创八个月来最大跌幅
美国天然气期货周一暴跌约15%,为八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原因是预测未来两周的寒冷天气和取暖需求远低于此前预期。此前,由于

0评论2023-03-07753

美国能源部发布报告分析美国风电市场现状
海上风电、陆基集中式风电和分布式风电被称作拉动风电规模化发展的“三驾马车”。8月24日,美国能源部(DOE)发布了3份风电市场报

0评论2023-10-08451

暖冬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跌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1月4日报道,异常温暖的圣诞节正在为欧洲经济注入生机。根据洲际交易所(ICE)的数据,欧洲的天然气

0评论2023-01-09372

欧佩克意外减产刺激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意外宣布大幅减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3日收盘时大幅上涨超6%。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

0评论2023-04-06333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近日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显示尽管2022年材料和设备成本上升,但可再生能源竞争

0评论2023-10-26330

专家:欧洲面临下一场天然气危机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3月6日发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穆萨瓦尔-拉赫马尼商业与政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多·坎帕内拉的

0评论2023-03-08328

巴以冲突持续升级 国际油价又要破100美元关口?
中新网10月9日电 10月10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机构预测,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小幅下调

0评论2023-10-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