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情首页 频道列表

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美国损人害己

2023-05-17 11:413250

围绕是否继续对东南亚四国光伏面板加征关税,从而实现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打压,美国正陷入空前的政策混乱中。近年来,美国以各种借口持续打压中国光伏产业,结果不仅没能如愿制约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反而导致自身经济受损、能源转型减缓,国内各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日益凸显。

持续打压反被打脸

据彭博社报道,近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了取消东南亚光伏面板关税豁免的决议。如果该决议最终由白宫通过,从东南亚地区进口的太阳能板关税可能高达254%。不过美媒预计,美国总统拜登将不惜动用总统否决权来否决这项刚刚通过的决议,理由是进口产品更加廉价,有助于推动美国能源转型。

此前,美国向东南亚国家加征光伏面板关税,主要原因是认为中国光伏企业在当地拥有大量业务,地区国家对美出口的产品超过80%都来自中国工厂。为了打压中国,美国对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举起了关税大棒。

分析指出,目前,围绕是否结束对东南亚四国关税豁免以限制中国光伏产业,美国内部产生的混乱要超出对中国其他高科技领域的打压。这背后是美国国内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政治诉求和基于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之间的互相纠缠和反复斗争。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围堵打压已有10余年之久。早在2011年,美国商务部便以“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市场非法倾销多晶硅光伏电池、中国政府向中国企业提供包括供应链补贴、设置贸易壁垒等非法补贴”为由,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调查。此后10余年间,美国对华打压不断:2017年,宣布对中国企业发起“301调查”;2018年,确认在“双反”税率的基础上增加“201关税”;2021年,杜撰“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借口,将新疆4家光伏组件生产企业列入黑名单……

不过,令美国失望的是,中国光伏产业并未被打垮。反之,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中国不仅拥有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技术,还有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规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4以上,稳居世界第一。德国《莱茵邮报》指出,拥有巨大效益和成本优势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旗舰。彭博社也称,中国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光伏市场,主导着全球光伏供应链。

更让美国尴尬的是,美国始终无法摆脱对中国光伏产品的依赖。国际光伏资讯机构PV Tech统计称,美国有40家光伏组件生产商,其中只有12家可以同时制造电池和组件,6家拥有全产业链。如果要剔除中国供应链,那么目前只有3到4家美国企业可以做到关键零部件不依赖中国。

无法得逞原因何在

“过去10余年,美国从技术到原材料供应等多方面想方设法打压中国光伏产业。但每一次打压后,中国光伏产业都涅槃重生,而且越做越大,拥有更加强大的竞争力和产业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崔守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单边打压为何始终无法得逞?

崔守军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多年来,中国政府在推动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部门持续出台支持和规范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同时加大税收优惠,对光伏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都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有效引导各类资本合理参与光伏产业。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企业加大在清洁能源行业的投资进一步指明方向。”崔守军说。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从硅料、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逆变器到光伏产品应用等全球最完整的光伏全产业链。近两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持续的技术创新使得中国光伏产业表现依然亮眼,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主力军。

芬兰通讯社指出,在技术研发、制造和产业应用等方面,中国光伏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光伏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大的生产能力。

国际能源署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是制造太阳能光伏供应链所有组件的最具成本竞争力的国家,其成本比印度低10%,比美国低20%,比欧洲低35%。

“从全球范围来看,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所有国家都在加速绿色转型进程。中国经过多年发展,在绿色能源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具体到光伏产业,中国掌握了先进而有竞争力的技术,与中国合作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正确选择。美国为了打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用政治手段对市场需求进行强制性调整,强推对华‘脱钩断链’,人为干扰市场行为,逆潮流而动,不符合市场规律,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打压效果,还会使美国自身付出代价,注定只能以失败告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震向本报记者分析称。

瑞典中央通讯社引述业内人士观点指出,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是没有必要的。对美国来说,发展光伏产业是其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重中之重,选择合适的中国产品进口才是明智之举。

遭遇反噬冲击全球

“在全球化时代,对产业链某一环节的制裁,必然会传导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其他企业主体。如果失去中国企业的参与,全球光伏产业链将很难正常运转,美国自身光伏产业发展也会受到干扰。”崔守军说。

分析指出,全球化分工以及多国合作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做法不得人心,不仅冲击了全球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造成阻力,也最终使其自身光伏产业发展受到损害。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近日指出,如果对东南亚四国为期两年的关税豁免被取消,美国太阳能开发商可能面临总计10亿美元的追溯关税。该决定还可能导致美国损失国内3万多个就业岗位和42亿美元的国内投资。

“目前,美国约3/4的光伏组件进口自东南亚国家,如果继续对中国进行打压,那么会对美国自身光伏产业链发展形成冲击。”崔守军指出,拜登政府上台后,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清洁能源发展计划,称美国有望在2024年之前将其太阳能发电能力提高两倍。但很明显,短时间内美国要实现去中国化的光伏产业链发展,难度很大。

彭博社近日发文称,在美国试图阻止全球变暖、对抗通货膨胀和避免经济衰退之际,对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如同在脚踝上绑着20磅重物参加奥运会短跑,是美国不能承受之重。美国的太阳能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这很大程度上正是美国的关税政策所致。关税非但没有帮助美国制造业,反而只会减缓能源转型并损害美国经济。

路透社也指出,由于美国限制进口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导致其太阳能项目建设被冻结,目前已经对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清洁能源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王震认为,美国因打压中国光伏产业而遭遇的反噬是多方面的:“政治层面,对支持美国进行清洁能源转型的政治力量是一个打击。在美国国内党争加剧的背景下,党派之间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能源转型层面,减少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的缺口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补上,美国绿色能源转型的步伐将因此大大放慢。此外,美国还强迫盟友跟随自己打压中国光伏产业,这不仅对美国,也对整个西方国家低碳产业和新能源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冲击。”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国际能源署:欧洲去年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总量飙升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持续施加制裁,对俄罗斯能源有较大依赖的欧洲国家面临能源困局,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大量高价

0评论2023-03-02919

三国天然气互换协议或将改变欧洲能源市场
伊朗国家天然气公司NIGC负责人马吉德·切格尼(Majid Chegeni)表示,根据2021年底签署的三方互换协议,预计今年土库曼斯坦、伊

0评论2023-06-27830

美国2022年贸易逆差额创历史最高纪录
华盛顿2月7日电 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增至948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数据显示,2022年美

0评论2023-02-08791

预测天气变暖 美国天然气价格下跌15% ——创八个月来最大跌幅
美国天然气期货周一暴跌约15%,为八个多月来最大单日跌幅,原因是预测未来两周的寒冷天气和取暖需求远低于此前预期。此前,由于

0评论2023-03-07755

美国能源部发布报告分析美国风电市场现状
海上风电、陆基集中式风电和分布式风电被称作拉动风电规模化发展的“三驾马车”。8月24日,美国能源部(DOE)发布了3份风电市场报

0评论2023-10-08455

暖冬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跌
据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1月4日报道,异常温暖的圣诞节正在为欧洲经济注入生机。根据洲际交易所(ICE)的数据,欧洲的天然气

0评论2023-01-09373

欧佩克意外减产刺激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意外宣布大幅减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3日收盘时大幅上涨超6%。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5

0评论2023-04-06334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
近日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显示尽管2022年材料和设备成本上升,但可再生能源竞争

0评论2023-10-26332

专家:欧洲面临下一场天然气危机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3月6日发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穆萨瓦尔-拉赫马尼商业与政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多·坎帕内拉的

0评论2023-03-08329

巴以冲突持续升级 国际油价又要破100美元关口?
中新网10月9日电 10月10日24时,国内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开启。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机构预测,本轮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小幅下调

0评论2023-10-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