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进驻的资源大开发场面,素有“塞外江南”美称的伊犁州直如何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反复强调“环保指标达到要求是伊犁招商引资的先决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腾笼换鸟”的环境保护新思路。所谓“笼”就是伊犁河谷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可突破的总量;必须从“笼”中轰出去的是那些模样丑陋的“乌鸦”——产品附加值低、污染严重的企业;取而代之的是羽毛绚丽的“金凤凰”——高起点、低污染、对区域经济有明显拉动作用的优势企业。
2002年以来,伊犁河谷先后关停了一大批小水泥、小皮革、小造纸、小煤矿以及污染严重的石灰窑和砖窑,另外还拆除了数百个环保措施不达标的小锅炉。
“腾笼换鸟”的鲜明例子还包括:伊宁市原有两家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高达2000多吨,而即将上马的国电伊犁热电联产项目发电能力相当于两家小火电厂的6倍,而且产生的余热还足以满足整个伊宁市区的集中供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