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3日,以“聚焦需求侧管理创新实践助力电力供需协同互动发展”为主题的2025年(第八届)电力需求侧管理创新大会暨虚拟电厂建设实践交流会在苏州举办。会议通过研讨交流、成果发布、展览展示碰撞智慧火花,凝聚行业共识,充分挖掘电力需求侧可调节资源,引导推动虚拟电厂这一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促进供需协同互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于崇德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需求侧管理服务理念和商业模式创新,催生了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新业态、新模式,助推了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衔接机制建设。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要适应能源电力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立足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夯实虚拟电厂的“新型市场主体”地位;推进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深度融合,打造虚拟电厂“神经中枢智慧平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与绿色价值传导机制建设,培育虚拟电厂“可持续生态圈”;推广虚拟电厂实践经验,不断提升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二级巡视员朱璋表示,近年来,工信部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将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提升用能效率的关键抓手,在政策体系、工业节能与能效提升、需求响应与负荷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积极实践并取得丰富成果。推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创新,对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化节能改造,提高能效水平;加快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用能体系;创新参与机制,激活需求响应资源;强化责任担当,守住安全运行底线。协鑫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朱钰峰认为,目前,以AI大模型为代表的科技力量和数字洪流正快速渗透到虚拟电厂领域,推动能源结构、电网形态、能源产供销方式的智慧变革。未来,需多方协同,聚焦需求侧管理创新实践,助力电力供需协同互动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 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贡献力量。会上,中电联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办公室联合电网企业正式发布“首批工业行业电力可调节负荷资源开发研究成果”,并同期举办“虚拟电厂创新发展”“需求侧资源开发与应用”专题会议。会后,参会代表赴国网苏州市工业园区供电公司及协鑫能源中心进行现场调研。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