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达峰十大行动  生态环境建设  锅炉  天津  水煤浆  方快  贵州  节能降耗  COP27  蒸汽锅炉 

用技术“反内卷”,向全球拓市场

   2025-11-19 四川日报20
核心提示: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行业共识指出光伏产业已从高速增长迈入“全面深度调整”阶段。前三季度多晶硅、硅片产量同比显著下降,产能过剩与低价竞争倒逼行业加速“反内卷”。通过控产能、技术创新与出海布局,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尽管短期承压,但国家2035年风光装机目标明确,全球年新增装机预期仍超550GW,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11月18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开幕,围绕“反内卷”等行业热点话题,与会者展开深度对话。

行业迈入“全面深度调整”阶段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非常多、非常大。”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分析了当前光伏行业的发展形势。

今年前三季度,光伏制造端四大核心产业链环节产量增速放缓,其中,多晶硅产量同比下降32.8%、硅片产量同比下降12.5%。

“这是行业十余年来首次告别高速增长态势。”王勃华指出,这标志着行业已从“一路高歌猛进”迈入“全面深度调整”阶段。

增速下降背后是行业产能过剩的现实困境。为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今年7月以来,国家层面释放出光伏“反内卷”的强烈信号,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反内卷”第一招就是控产能。“目前全球95%的多晶硅产能在中国,中国前五大多晶硅企业的全球市占率接近80%,掌握光伏产业链核心原材料的话语权。通过推动多晶硅环节产能优化整合方案落地,将会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破解当前过度内卷的竞争局面。”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

练“内功”拓市场助力“反内卷”

技术创新是“反内卷”的另一路径。当前,光伏电池技术快速迭代,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在技术布局上要把握两大关键。”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认为,光伏技术布局要适度超前抢占先机,不能脱离产业实际;同时,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核心技术快速产业化。

练“内功”还要拓市场。“出海抢单”成为企业共识。会上,四川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发玉分享了公司出海经验。他呼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在海外建立服务品牌和组件厂,中小企业则发挥专业化优势,紧跟龙头企业步伐,为不同层次的海外市场提供适配产品与装备,实现抱团取暖、共赢发展。

光伏企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尽管供大于求的局面还未根本改善,但行业已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从价格端来看,截至2025年9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均价分别较年初上涨31.6%、6.8%、6.5%。同时,企业亏损也有所收窄。2025年第三季度,光伏主产业链环节31家企业亏损64.22亿元,相比第二季度亏损减少56.18亿元。

“从宏观环境来看,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决心坚定不移。”王勃华表示,今年9月,我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中明确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这为光伏行业长期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指引。

挑战中孕育着新的机遇。多位与会者认为,全球光伏刚需依然强劲。相关报告预测,2025—2030年,全球每年光伏装机量将不低于550GW,2026年后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

“能源变革是确定性机遇,随着国家‘十五五’规划蓝图展开,我们对光伏产业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刘汉元说。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光伏与储能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