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达峰十大行动  生态环境建设  锅炉  天津  水煤浆  方快  贵州  节能降耗  COP27  蒸汽锅炉 

依托技术创新拉长产业链条 宜宾循环经济破茧

   2006-01-08 锅炉信息网锅炉信息网1690
核心提示:四川日报   本报讯 (记者童顺鸣)2005年12月初,总投资40亿元、年产60吨聚氯乙烯、48万吨烧碱的宜宾天原化工新区建设项目
四川日报   本报讯 (记者童顺鸣)2005年12月初,总投资40亿元、年产60吨聚氯乙烯、48万吨烧碱的宜宾天原化工新区建设项目在江安启动。与过去不同的是,新区同时规划了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配套项目,它将“吃”掉新区全部电石渣等废弃物。宜宾又一个循环经济“新生儿”呱呱落地。   近年来,宜宾市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改造传统产业战略,一批企业依靠科技创新, 拉长产业链条,率先试水新型循环经济并初见成效。日前,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公布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名单,宜宾天原化工、五粮液入选。   作为西部最大的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和宜宾第一耗能大户,宜宾天原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运用多项独立开发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专有技术,成功创建了国内氯碱行业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最完整的集能源、热电、电石、化工、建材为一体的环保型循环经济模式,废渣、废水、废气全部回收利用。电石渣制水泥、电石渣清液回用、水循环使用和废盐碱回收等项目的成功实施,累计减少排污费1079万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370万元。   “废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1999年,五粮液集团成功推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国内首创无害化、效益化处理丢糟新工艺,投资2.28亿元实施了复烤提酒、燃烧产能、提白碳黑丢糟综合处理工程。该技术将过去每年近30万吨丢糟作为原料,生产复糟酒、蒸汽和白碳黑,成功解决了国内酿酒行业丢糟处理的老大难问题。该工艺项目实施7年来,每年创造销售收入1亿多元、利税5000多万元、节煤10万吨,减少煤渣排放量2.4万吨。   丝丽雅集团创新“热电联产”和“一煤多用”工艺,用煤烧锅炉产生蒸汽发电,再将发电后的蒸汽冷凝后送生产车间循环利用,每年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   循环经济改造了传统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形象。宜宾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考核连续8年名列全省前茅,综合耗能指标持续下降。2005年1至11月实现利税55.22亿元,同比增长16.2%,前三季度“万元产值综合能耗”1.28吨标煤,同比下降20%。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