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碳达峰十大行动  生态环境建设  锅炉  天津  水煤浆  方快  贵州  节能降耗  COP27  蒸汽锅炉 

孵化明天创新未来

   2006-01-10 锅炉信息网锅炉信息网1540
核心提示:——十八载高擎技术创新旗帜,展未来再谱创业孵化新篇 ------------------------------------------------------------------
——十八载高擎技术创新旗帜,展未来再谱创业孵化新篇 -------------------------------------------------------------------------------- 18年前,一家并不起眼的名为“武汉东湖创业者服务中心”的中国第一家创业服务机构在武汉一处废弃的军队营房里诞生了。虽然雄心勃勃,其创建者———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领导们当时也并没有意识到,此举竟然孕育并引领了今天遍布全国的科技创业蓬勃大潮: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也就是人们熟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日益澎湃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勇当先锋,拉开了一场科技创业革命的序幕。   1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而中国的创业中心人却赋予了非凡的意义,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孵化器”几十年走过的从初生到成长的艰难路程。2005年初全国已有各类科技创业中心489家,孵化场地达1937.3万平方米,进入这里孵化的3万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当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892.8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55.34万个,在孵企业年吸引2万余名留学归国人员和近15万科技人才在各类孵化器中创业;已累计毕业企业1万余家,其中有2000家进入国家高新区;孵化企业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719项,获得资助金额达8.5亿元,目前在孵企业申请专利万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589项。   数字是枯燥的,但从数字的比较中人们会发现跳跃的生命力,请看:与“九五”末相比,我国创业中心的数量翻了一番,目前仅次于企业孵化器最发达的美国,居世界第二、发展中国家之首;正在孵化的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已占到全国1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1/4;毕业企业翻了两番有余,其中20余家入住创业中心时只有3、5个人,10万、20万元资金的科技创业企业已成长为在海内外上市的知名公司。   早在1994年,当时的国际科学园协会主席胡思肯尼先生来到中国考察了天津创业中心后,连声称赞:“这是我见到过的最好的孵化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吴继松先生看了我国很多创业中心的企业个个生机勃勃,感慨良多。他说,这样好的服务,这样快的孵化,国外也不多见。2000年,前联合国科学基金会主席、开发计划署高级顾问拉卡卡先生在世界企业孵化与创新大会上说,“中国的孵化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最近,他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科技创新手册———科技企业孵化》一书中以“特别突出的”用词对中国的奇迹表示赞叹。   筑巢招引企业来孵化   鸟儿要把卵孵成小鸟要有一个巢。美国人曼库索受鸡蛋孵成鸡的启发,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首次提出“企业孵化器”的概念,在固有的建筑物中,吸引有志于创办企业者到那里“孵化”,为他们提供种种创业服务。近20年来,世界五大洲企业孵化器发展迅猛,已有4000多家,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摇篮。   众所周知,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科技要形成产业却面临许多困难。人才济济的高等学府,科研院所有许多科研成果,而使成果变成商品却缺少生产手段。我国政府密切关注着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部(原国家科委)曾对此问题做过多次调查,发现各地开发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20%—30%左右。上世纪8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依靠科技进步形成的生产力已占国民经济的60%以上,而我国只有20%—30%。   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十分关心创业中心的建设。他不仅视察了很多在建的创业中心,希望创业中心为那些才华出众的专家、学者创办科技企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做好服务,甚至还亲自出席创业中心的启用预报会,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创业,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出贡献。广大科技工作者闻听有了专门帮助他们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他们报效国家来做服务的创业中心的喜讯,便纷纷上门,询问兴办科技企业的各种问题,要求进入中心“孵化”,这些刚刚兴办的创业中心很快便成了有成果和技术的小企业的筹备处和诞生地。   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发展,以在全国大城市为主的30多家创业中心,或者利用原有的建筑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或者根据需要建设了。这些创业中心一般都建有公用设施用房,有大大小小的种类会议室,洽谈室、陈列厅、餐厅、电话间、文印室等等;有宽敞明亮、水电设备齐全的企业生产、开发用房,孵化着数十家企业。   服务创造孵化暖环境   据科技部火炬中心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80%的创业中心主任是长期既懂科学技术又曾多年做科研管理工作或从事科技企业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从事投资工作的富有企业发展知识的专业人士。在7000余名创业中心管理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是14.7%,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管理人员占到了80%以上。这些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有的学计算机,有的学法律,有的学外贸,有的学经济管理。   小企业最头疼的是资金困难。创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四处奔波,想方设法为企业筹集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创业中心都建立了支持初创期企业发展的“种子”资金,至2004年底总额已达67亿元。   提供各种信息,是创业中心的一项重要的服务功能。为使企业尽快得到国内外信息,全国绝大部分创业中心纷纷为进驻企业建立了高速INTERNET网络,并与国内外信息库、技术市场、大型仪器网等合作,使企业可以在办公室查询、检索国内外各种科技、生产和经营等信息。创业中心把培育科技企业家,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工作。   创业中心的企业能够以超常的速度发展,得益于这里的全新机制: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虽然这里的企业有国家办、集体办、联办、私营、合资、独资和股份制等多种形式,但在创业中心这个优化环境中,企业得以良好的运作,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产品开发加快,形成商品的速度加快,进入市场的时间短缩。   创新托起民族知识产权的小巨人   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坚持自主创新为己任,18年来,仅以西安创业中心的孵化成效为例:12年来,该中心以周边密集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为重点孵化对象,已累计孵化企业930家,转化科技成果近1200项;累计毕业企业215家,毕业企业中80%以上进入高新区发展壮大。2005年,孵化器中有各类创业企业502家,占高新区当年初创企业的80%以上,创业企业营业收入43亿元,占高新区当年企业营业收入的5%。毕业企业中大唐电信、海天天线、新生代、海尔海斯公司分别在国内及香港和新加坡上市,占高新区上市公司总数的20%。毕业企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7家,其中大唐电信、海天天线等企业已成长为高新区通讯产业的主导企业,其产值占高新区通讯产业的35%;力邦制药、大生生物等企业的产值占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30%;炎兴科技、时光科技等企业产值占高新区软件产业的28%;富士达、华科光电、爱德华等企业产值占高新区先进制造行业的20%。   这一组组数字,生动地向我们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借鉴国外经验,走民族创新之路,经过大浪淘沙、滚动发展,我们有理由期盼,这些创业企业必然有一天会给我们带来像微软、代尔和太阳公司一样的高新技术世界级企业!   进入科技创业中心孵化的企业,经过创业中心悉心的培育,如今已有一批企业雏凤高飞,成为首批出窝的科技凤凰。经过创业中心孵化的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经理们从不知企业为何物,到掌握了现代企业的一套管理办法,从对市场一无所知到能够娴熟地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游泳,企业从无到有,到初具产业规模,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从创业中心飞出的年轻的科技“凤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天津普辰电子工程公司是高级工程师张敬民联合部分科技工作者创办的一家高新技术开发公司,但公司成立数年发展缓慢,多次搬迁,屡遭波折。于1991年初第一批进入创业中心之后,当即解决了数年苦苦寻求而未得的开发和研制、生产用房。创业中心又帮助他们把“软启动控制柜”两项高技术项目列入火炬计划,得到80多万元科技贷款支持,当年便实现产值220万元。在完成火炬计划项目后,他们又开发出我国冶金工业急需的钢厂连铸机成套自动控制设备,为成都钢厂等大型企业生产了需要大量外汇才能购买的当代国际水平的先进设备。1992年实现产值680万元,1993年达到2290多万元,比1991年增长10倍,实现人均产值60多万元。从创业中心毕业后,普辰公司在新技术产业园区购置了3000平方米的厂房,从而有了自己的生产、开发场地。1997年,又在华苑产业区置地12亩,建起15000平方米的普辰科技大厦。普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1990年创业时只有10万元资金,至2000年资产市值扩大了800倍。2005年公司又投资1.5亿元兴建新的产业化基地。   创业中心的良好形象吸引着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到这里来实现自己的成果转化。武汉凯迪电力是东湖创业中心培育出的国内首家电力环保上市公司。公司创始人陈义龙等10余人是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的青年教师,凭借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和技术优势,自主开发了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和锅炉在线检测清洗技术。然而,既缺少资金、又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症结,一直缠绕在这些热血青年的心头,再好的技术成果也无法得到转化。1993年,他们来到东湖创业中心,中心联合了北京中联公司、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共同出资作为公司的发起股东,支持凯迪电力发展。虽然仅有10万元起步资金却帮了大“忙”,加上创业中心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鼎立支持,企业发展一路顺畅,至1995年公司已进入高速发展期,东湖创业中心就指导其再行增资扩股,使其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1999年成功上市。2004年,凯迪电力销售规模超过30亿元,税收达到2亿元,成为武汉东湖开发区纳税最多的企业,而且连续两年在环保板块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国内脱硫市场占有率更是首屈一指。   厦门三达膜公司是一家从事膜应用技术服务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1/4强,是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成功的典范。   成都国腾是IT界企业明星,在微电子设施、网络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都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场主流产品,经过孵化器培育和企业努力,公司从一个几位技术人员创业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10多家子公司的明星级高科技民营企业。   西安海天可以说是民族通信工业的骄傲。公司在无线市话基站天线市场竞争中,改变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尴尬局面,目前将国外厂家全部逐出中国市场,并拥有国内90%以上的该产品市场;GSM/CDMA系列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国产化率达到100%,并实现了产品出口“零”的突破。   未来孵化器要全面提升孵化功能和发展规模,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孵化器,推动我国迈入孵化器大国和自主创新强国的行列。各项主要指标都要比现有水平有一个较大的飞跃,未来的企业明星将从这里诞生,明天的太阳将从这里升起。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