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成区面积为7平方公里的青海省平安县城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有41个大黑烟囱被拆除——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平安县城内不仅环境更加优美,而且天空更加蔚蓝,广大群众呼吸的空气更加新鲜了。
按照“地县共建、以县为主”的方针,经过短短两年的大规模建设,平安县城正在向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适宜,生态环境优美,整洁安宁,具有较强的吸纳和辐射能力的卫星城和农业区行政中心大步迈进。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切实削减城市生活锅炉污染物排放总量,是平安实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总投资5600万元的平安县集中供热工程建设项目于2004年春开工,2005年10月份完成全部工程并投入试运行。工程建筑总面积4270平方米,购置安装14兆瓦、7兆瓦的高、低温热水燃煤锅炉共15台,建设换热站5座,铺设供热管网13.5公里,总供热能力为90万平方米。去年又建成了二级管网,实际供热面积由原来的30万平方米增至目前的45万平方米,达到设计能力的一半。这样,纵贯县城的白沈河以东的城区基本实现了集中供暖。
同时,平安县政府及时要求县城的地、县所属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省驻地单位、住宅区逐步淘汰小型燃煤锅炉。采取了新建住宅楼一律不批准单独供热锅炉,限期淘汰冒黑烟严重的旧锅炉等措施。截至今年11月份,平安地区已拆除了包括海东地委、行署及平安县委、县政府在内的35家单位的41台锅炉。
平安县县长赵雄告诉记者,拆除众多小锅炉,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后,全县烟尘排放量比三年前削减了20吨,相当于4卡车;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30吨,相当于6卡车;原煤耗用量减少5000吨,相当于1000卡车。目前,县城白沈河以西的新建城区65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扩建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