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供热质量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他们希望家里温暖而舒适。受暖冬影响,太原市冬季采暖期的气温有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气温约上升0.48℃,采暖期逐渐缩短。然而,太原市每年采暖初日、终日都确定在11月1日和3月31日,十几年来没有调整变化过。
目前,北京、西安、哈尔滨等城市开始提供供暖气象指数预报服务,以指导供暖企业和社会公众 “看天供暖”,在保证住户感到舒适的同时,科学用煤用气,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
历时两年,由太原市气象局全省首家开发的太原城市集中供热节能服务系统已完成,现进入验收阶段。待验收结束后,将可启动发布供暖气象指数预报。这意味着,太原即将成为全省首个实现 “看天供暖”的城市。
市民烦恼供暖咋暖不到心里?
“我们家的暖气特别好,室温最高时有30℃,每天回到家得先开窗户放热。”家住并州南路西一巷的郭女士说起冬季采暖,有些无可奈何。她提议:“要是能根据天气供暖多好,冷了多给点儿,热了少给点儿。”
同郭女士一样,居住在选煤厂宿舍的栗女士家里的供热温度也“高烧”不退,必须把暖气关到最小才能感到舒服。
其实像郭女士、栗女士这样的无奈,许多市民都有。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规定冬季室外温度为“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时间为采暖期。太原市目前执行的规定是从11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共计151天。事实上,冬季气温变化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据有关气象资料显示,1951年至2003年期间,太原市采暖初日平均为11月2日,终日平均为3月26日,初日最早出现在10月20日,最晚为11月17日,相差28天;采暖终日最早出现于3月9日,最晚则到了4月13日,前后相差了35天。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采暖初日是在逐年推后,由10月31日推至11月5日,平均推后了5天,90年代又出现提前。采暖终日50至60年代及80年代推迟,70年代提前,到90年代明显提前。
另外,受暖冬影响,太原市冬季采暖期的气温有上升趋势,平均气温每10年约上升0.48℃,采暖期平均气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偏冷阶段出现在50年代前中期和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相对偏暖的时段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而从80年代后期至今持续偏暖。
太原市气象台副台长李瑞萍说:“忽略气候的年际变化,采用固定的采暖初、终日势必会影响采暖效果和造成能源浪费。根据天气气候变化特点,取消一直以来沿用的固定采暖初期、终日,采取动态调整的方法,进行适宜采暖期供热,才能达到预期的采暖效果及从气象角度节能的目的。”
参考指数供暖不再跟着感觉走
李瑞萍介绍,供暖气象指数是在没有外界提供热源的情况下,房屋受环境温度、风力、风向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室内温度下降的速度或者强度。供暖指数从1级到5级,是一个供热量逐渐增加的过程。1级最低,可较少或减少单位面积供热量;5级最高,需热量最大,需对供热辖区进行全范围、全天加强供热,才能保证室内温暖。以供暖指数大小来确定供热站单位面积供热量的多少,不但适用于热力集团集中供暖系统,同时也适用于居民小区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
记者从供热部门了解到,目前,他们仅依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相加除以2作为日平均温度。根据日平均温度再查有关事先绘制的图表,得到供暖出、回水温度。李瑞萍表示,事实上,平均温度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夜间、白天以及不同季节都会有差别。因此,供暖指数预报中,还将结合太阳辐射(白天)、风速、湿度等相关气象要素给出节能温度,指导供热部门科学调度。
有了指数分户供暖居民能省钱
目前,太原市供暖收费方式仍按平米数计算,尚未实现分户供暖。太原市节能建筑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只以传染病医院、警乐苑社区作为试点,实施分户控制、分户计量供暖。这里的小区居民表示,控制暖气的温度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因为天气变化太难把握,所以不敢随便调节暖气大小,总保持一个温度。等热了或是冷了再去调节也来不及了,很浪费。警乐苑小区的李大爷说,假如气象部门发布供暖指数,他们就能科学用气了,肯定能减少开支。
另据太原市煤气公司透露,除集中供热外,市内还有一少部分小区、宾馆、酒店及大型商场等,在使用煤气供暖。这种取暖方式也可以自己调节温度,使用方便,但是费用较高。家住凯旋大地的张女士说,她家一个月的取暖费至少得1000多元,这还是家里有人才烧,没人就不烧。明年冬天要是能根据供暖指数取暖,烧不烧,烧多大,我们心里就有谱了,指定能省钱。
看天供暖节能减排的特效药
太原市是污染较严重的省会城市。每年冬季采暖期长达5个月,长期以来,煤是供暖的主要燃料,而燃煤成为冬季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加之太原市地形特殊:三面环山,呈簸箕状,污染物的水平扩散条件差,到了冬季,近地层经常会出现逆温,于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长期滞留在近地面空气中,严重影响市民的健康,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太原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孙建星表示,采暖期燃煤大气污染的程度大大增加,以2005年为例,采暖期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是非采暖期的3.3倍。采用供暖指数预报这种科学的指导模式,根据气象条件决定供热负荷,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那么,根据供暖指数预报,一个采暖季可节约多少能源?减少多少污染呢?据气象部门按照热力公司集中供热面积测算,如果减少供暖一天,可以节约燃煤28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2吨,减少粉尘14吨。目前,太原市集中供热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固定采暖期为151天,每天按24小时计算,一个采暖季可少烧煤42280吨,减少向天空中排放二氧化硫483.2吨,减少粉尘2114吨,从而减轻太原市的空气污染。李瑞萍说,如果太原市的零散小区供热也以供热气象指数为指导,全市的污染排放会减少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