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生态环境建设  欧洲天然气价格  新能源  新能源产业  美国  天然气  乌兹别克斯坦  能源  油价  生态环境 

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 化石能源仍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根基

   2025-07-04 3

北京当地时间6月25日,由英国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与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Kearney)、赫瑞-瓦特大学(Heriot-Watt University)合作编撰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5》英文版发布。

报告称,2024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增长2%,其中,化石能源需求同比增长超过1%。

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所有能源需求均出现上升——这种情况上次发生于2006年。2024年,非水可再生能源仍以9%的增速保持最快增长,其次为水能(4%)和核能(3%)。化石能源中,天然气增幅最大(2.5%),煤炭次之(1%),石油需求微增0.6%。石油仍是主导能源,满足全球34%的能源需求。

化石能源仍是全球能源系统的根基,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超过86%。非经合组织国家在‌绝对需求总量‌和‌年增长率‌方面均占主导地位。

2024年,所有地区的能源总需求均出现增长,但增长极不均衡,这反映出由经济发展、气候条件和能源政策等因素造成的显著区域差异。北美和欧洲的增长最为缓慢,分别为0.4%和0.7%。然而,‌从绝对增量看‌,非洲的能源需求增幅最小,需求增量不及欧洲增量的一半。亚太地区贡献了全球能源需求增量的68%,其能源需求占全球需求总量的47%。

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同比增长7%,其中中国增量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总和。全球电力需求同比增长4%,持续超过能源总需求增速,表明全球能源体系电气化进程加快。在这个电力新时代,所有地区的电力需求都经历了显著增长,其中亚太和中东地区的发电量同比增速最快,分别为5.4%和5.3%。分能源类别来看,风能和太阳能增速最快,2024年合计同比增长了16%,其中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57%。

报告指出,过去10年,中国电力供应量增长了近1倍。2024年,中国各类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美国、欧洲和印度新增装机容量之和的2倍。

报告显示,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仍是能源相关温室气体的最大来源,占比高达87%。

2024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同比增长约1%,至40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创历史新高。

煤炭 全球煤炭产量再创新高,需求量同比增长1%,贸易量同比增长1.3%

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煤炭产量达到历史新高,但增速较过去三年平均值有所放缓。2024年,亚太地区煤炭产量超出需求量逾6%,其中印度和印尼煤炭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和8%。中国仍是全球最大产煤国。非洲煤炭产量相对稳定,同比增幅不足2%。欧洲、南美洲、中美洲及独联体国家煤炭产量持续下降。北美洲煤炭产量也同比减少,其中美国煤炭产量创下44年来最低值。

2024年,全球煤炭需求量同比增长1%。独联体国家、美洲煤炭需求均呈下降趋势。欧洲煤炭需求同比降幅达7%,煤炭在欧洲能源总需求量中的占比首次低于核能。亚太地区煤炭需求量同比增长约2%,其中印度煤炭需求量同比增长4%。印度煤炭需求量相当于独联体国家、美洲和欧洲煤炭需求量的总和。经合组织国家需求同比下降4%。

2024年,全球煤炭贸易总量同比增长1.3%,与2018年峰值持平。亚太地区主导全球煤炭贸易格局,该地区的煤炭进口量占全球进口总量的84%以上,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和印度。中国仍是澳大利亚、印尼和俄罗斯煤炭的重要进口国。2024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同比增长14.4%。印尼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2024年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长5%。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国,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长4%。欧洲煤炭进口量同比减少17%,其中俄罗斯对欧洲煤炭出口量同比减少13%。日本和韩国延续减煤趋势,2024年的进口量同比分别减少1%和4%。

价格方面,2024年,全球煤炭均价同比下跌约11%,较2023年价格最高点下跌约52%。

石油 全球产量同比增长0.6%,需求同比增长0.7%,贸易量同比增长1%,沙特仍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

2024年,‌石油仍是全球最主要能源来源,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34%。

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原油产量同比增长0.6%,至日均9700万桶,增长主要由非欧佩克国家主导。美国保持全球最大产油国地位,2024年贡献全球五分之一的产量。技术进步与运营效率提升推动美国原油产量创下日均2000万桶的历史新高,接近沙特和俄罗斯产量之和。其中,页岩油产量突破日均1900万桶。

南美产油国中,圭亚那和阿根廷的原油产量显著增长。

需求方面,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同比增长0.7%。在亚太地区,电动汽车及液化天然气卡车的普及推动中国石油消费下滑,但这部分减量被印度和东南亚的增长所抵消。非经合组织国家航空煤油需求因航空业复苏同比增长近8%,而发达经济体柴油需求受货运疲软及能效提升影响有所下滑。

2024年,全球炼油产能保持稳定,但利用率降至80%左右。受尼日利亚耗资数十亿美元建成的丹格特炼油厂投产推动,非洲产能激增20%。尽管中国炼油产能持续扩张,但加工量同比下降4%。

贸易方面,2024年,全球原油贸易量为22亿吨,同比微增1%。中东仍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地区,占全球原油贸易总量的40%。沙特保持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地位,俄罗斯紧随其后,占全球原油贸易量的11%,加拿大位列第三,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4%。2024年,美国原油净出口量达到日均330万桶。

中国以6亿吨的进口量再次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占全球原油贸易总量的26%,欧洲以22%的份额位列第二,美国占15%。不过,2024年,欧洲和美国的原油进口量均有下降。

2024年,原油精炼产品约占原油贸易总量的58%,与2023年水平相近。中东和美国合计占原油精炼产品出口总量的46%,亚太地区占进口总量的43%。

天然气 全球产量同比增长1.2%,需求同比增长2.5%,美国仍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2024年,天然气占全球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9%,约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25%。

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2%,至4.1万亿立方米。全球前四大天然气生产国依次为美国、俄罗斯、伊朗和中国。这四个国家合计贡献了全球天然气总产量的53%。欧洲天然气产量延续结构性下降趋势,主要受挪威、英国和荷兰减产影响,欧洲天然气产量同比减少3.4%。

2024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同比增长2.5%,增长1010亿立方米,半数增量来自亚太地区。其中,欧洲天然气需求温和反弹,增长60亿立方米,至4690亿立方米。这是欧洲地区天然气需求自2021年以来首次增长。

报告称,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保持稳定。美国以1150亿立方米的出口量再次蝉联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和澳大利亚紧随其后。这三个国家合计占到2024年全球液化天然气出口总量的60%。

2024年,亚太地区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69%,其中中国占该地区的三分之一。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7%,稳居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地位,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进口量来自澳大利亚。

2024年,欧洲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同比下降21%,但自俄罗斯的进口量微增,至214亿立方米。美国仍是欧洲最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不过美国对欧洲的出口量同比减少了160亿立方米,减量主要转移至亚太地区。

在管道天然气贸易方面,2024年,全球跨区域管道天然气贸易量出现了自2021年来的首次增长,这主要由俄罗斯管道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22%推动。其中,俄罗斯对欧洲出口同比增加60亿立方米,对独联体成员国出口同比增加80亿立方米,对中国出口同比增加50亿立方米。

欧洲占全球管道天然气贸易进口量的40%、出口量的20%。挪威以超过半数的供应量(52%),保持欧洲最大管道天然气来源国地位。北美管道天然气贸易也持续活跃。2024年,美国70%的管道天然气出口至墨西哥,30%出口至加拿大。

电力 全球发电量同比增长4%,其中煤电同比增长1.2%,煤炭仍是全球最大发电能源

报告称,2024年,全球发电量同比增长4%,达到创纪录的3.13万太瓦时。过去10年,全球发电量保持年均2.6%的增速,是同期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的2倍,表明全球能源系统电气化进程加速。

2024年,除石油外,全球所有类型的能源发电量均实现增长,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球发电增量的53%,而包括水电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到全球电力供应量的32%。

在化石能源中,天然气发电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5%,燃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2%,至1.06万太瓦时。煤炭仍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能源。

2024年,尽管美洲水电产量下滑,全球水电仍实现2010年(三峡电站全面投产之年)以来最大年度增量(180太瓦时)。水电仍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来源,2024年贡献全球总发电量的14%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45%。

2024年,全球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2%,达到1865吉瓦;风电总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1%,达到1135吉瓦。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在全球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从13%上升至15%。过去10年,二者合计发电量增长4倍,其中风电约占55%,太阳能发电约占45%。亚太地区风电与太阳能发电增量最大(399太瓦时),中国贡献了该地区增量的91%和全球总增量的57%。

分地区看,2024年,亚太地区发电量占全球发电量的52%,同比增长约5%,至1.61万太瓦时。北美与欧洲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2%和1.5%,合计达9514太瓦时,占全球发电量的30%。

过去10年,燃煤发电量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从70%降至58%,而在印度,其占比稳定在75%左右。

2024年,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BESS)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13%,至126吉瓦。中国引领电池储能系统发展进程,贡献了全球增量的67%,其总装机容量现占全球的60%,美国占20%,英国约占5%。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