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领跑全球(专家解读)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包存宽

2022-12-19 14:251150

据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国际能源署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正以超前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因此到2030年达到生产1200吉瓦生态清洁能源的目标将提前实现。据预测,2022年至2027年,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即使减少对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5年仍将继续增长。

美国之音近日报道称,中国光伏产业10年以来取得了快速增长,全球光伏组件生产中心已经由欧美转移至中国。目前,中国是世界光伏产业第一大国,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新兴国家印度和巴西同样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产能已经领先全球市场。

可再生能源是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多轮驱动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发展较具规模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分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四大类。

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9036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8.8%。其中,水电新增1590万千瓦、风电新增1924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526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62万千瓦,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13.9%、16.8%、45.8%和2.3%。同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94万亿千瓦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持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过去10余年间,中国风能、太阳能产业得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与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相关。经济层面,中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风能、太阳能能源技术产业体系,具有全球领先的自主设计制造能力,全产业链集成制造有力推动了风电、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能源自主性、独立性、安全性显著增强。社会层面,近年来,中国民众对美好生活环境需求不断增长,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排放是改善环境最核心的环节。发展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可有效提升减污降碳成效,促进自然环境与人居环境改善。国际层面,近年来,中国日渐重视减碳国际责任。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实现该目标,中国政府不断出台系列配套措施,鼓励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发展,推动该领域进入发展新阶段。

当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一方面,政府应当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可再生能源产业有序发展,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运输、消纳等产业链各环节,系统性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对一些现有制度进行改革,为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多制度性保障。如风能、太阳能发电用地的用地类型划分,还需要更加切合实际的制度性安排。此外,风能、太阳能相关设备生产制造及废弃后回收、处理处置等环节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处于“领跑”队列。中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总规模连续多年均稳居世界首位。在太阳能领域,中国已摘得全球最大光伏发电全产业链集群、最大应用市场、最大投资国、最多发明和应用专利以及最大产品出口国等一系列桂冠。国际能源组织的报告显示,中国占太阳能电池板关键生产步骤的份额已经超过80%,预计到2025年,一些特定关键组件所占份额将超过95%。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设备制造国,中国持续深化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业务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先进绿色能源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各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速了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产品“走出去”,不仅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在美欧等发达国家有广阔市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基建、配套服务等合作,对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贫困问题有显著帮助。尤其对于国土面积较小、能源需求量较低、国家传统电网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的显著优势。未来,中国不仅将大力推动国内能源结构电力化、传统化石能源原料化,加快减碳步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也将持续推进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走向世界,为全球减排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高 乔采访整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权威论坛)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近期,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巴克莱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邀请4位外国专家学者,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

0评论2025-07-2813

夯筑起应对复杂变局的坚实依托——中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观察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0评论2025-07-2124

6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1% 连续8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
6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1%,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仓储行业延续良好运行态势。

0评论2025-07-0828

中国何以成为跨国投资热土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中国正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0评论2025-06-2650

中国“能源引擎”驱动上合巨轮行稳致远
时空的变迁,是能源革命的缩影,也是发展的重构。

0评论2025-06-2632

前5月中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6.41亿吨 同比增长3.1%
今年1至5月,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16.41亿吨,同比增长3.1%;日均装车18.1万车,同比增长4.2%。

0评论2025-06-2330

使用寿命超18万小时 中国学者研制出超稳定钙钛矿LE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正国教授研究团队在提高钙钛矿发光二极管(LED)寿命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功将LED亮度提高到116万尼特以上。

0评论2025-06-1241

中国海油甲烷化成套技术中标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
近日,中国海油所属气电集团研制的甲烷化全套技术成功中标国家能源集团20亿标方/年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装置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自主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全套技术的首次工业化应用,对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拓宽天然气供应来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用气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5-06-1138

《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发布
近日,《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工业低碳技术展望》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0评论2025-06-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