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珠江口海域正式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中控,二氧化碳回注系统运转正常!”上午9时30分,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在隆隆的设备轰鸣声中,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通过一条海底“绿色通道”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二氧化碳封存回注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至地下800米到3500米深度范围内的陆上或海底咸水层,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该工程投用后,所在区域的海上钻井平台在开采油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采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中国海油在恩平15-1油田实施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开展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攻克海上操作空间受限、海洋高湿高盐环境等一系列难题,有力促进了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未来,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科研攻关,持续推进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并积极探索“岸碳入海”,为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第八届进博会中国石化签采购大单
中国石化在第八届进博会上举办主题论坛及签约仪式,与17国34家合作伙伴签署409亿美元采购协议,涵盖原油、化工品等10大类产品。论坛聚焦“科技引领、数智赋能”,并展示合作成果与采购需求,推动国际能源合作与产业升级。
0评论2025-11-056
推动我国碳市场发挥更积极作用(美丽中国)
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8月底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覆盖全国60%以上碳排放。《意见》印发明确发展路线图,推动市场扩围钢铁、水泥等行业,并强化数据质量与配额管理,助力实现“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效益”。
0评论2025-11-049
王元丰:“双碳”五年如何改变中国贡献世界
“双碳”目标提出五年来,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60%,光伏、电池等行业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中国以自主创新推动绿色转型,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技术、产品与经验,彰显绿色发展信心与实力。
0评论2025-11-044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并网发电,成为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风机。同时,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三峡领航号”在广西完成组装,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加速向深远海迈进。
0评论2025-10-3120
中国石油前三季度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中国石油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692.56亿元,归母净利润1262.94亿元。公司持续优化油气勘探开发与炼化业务,推动新能源快速增长,并强化成本管控与市场策略,业绩表现好于预期。
0评论2025-10-3119
全球每两块光伏板就有 1 块中国造,产业“去内卷化”已见成效
2025年1-8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3亿千瓦,累计装机全球第一。面对前期价格恶性竞争,中央多部门与行业协会推动限产保价、抵制低价倾销,引导企业转向技术创新。目前硅料与组件价格逐步回升,产业“去内卷化”已见成效。
0评论2025-1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