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恩平15-1油田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珠江口海域正式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初步形成了海上二氧化碳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钻完井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中控,二氧化碳回注系统运转正常!”上午9时30分,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平台上,高碳原油生产井、生产处理系统、二氧化碳压缩机及分子筛脱水橇等设备依次启动。在隆隆的设备轰鸣声中,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通过一条海底“绿色通道”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二氧化碳封存回注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捕集到的二氧化碳直接注入至地下800米到3500米深度范围内的陆上或海底咸水层,是国际公认的有效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措施。该工程投用后,所在区域的海上钻井平台在开采油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将被采集,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预计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30万吨,累计将超过150万吨。中国海油在恩平15-1油田实施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开展地质油藏、钻完井、工程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攻克海上操作空间受限、海洋高湿高盐环境等一系列难题,有力促进了国内油气增储上产和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未来,中国海油将继续加大科研攻关,持续推进海上油气田绿色开发,并积极探索“岸碳入海”,为沿海高排放企业开辟降碳环保新道路,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权威论坛)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是在二季度以来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抗压能力和强大韧性。近期,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巴克莱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邀请4位外国专家学者,解读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密码。
0评论2025-07-2819
中国何以成为跨国投资热土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度调整,中国正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为跨国公司构筑投资热土。
0评论2025-06-2657
中国海油甲烷化成套技术中标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
近日,中国海油所属气电集团研制的甲烷化全套技术成功中标国家能源集团20亿标方/年煤制天然气甲烷化装置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是我国自主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全套技术的首次工业化应用,对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拓宽天然气供应来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民生用气有重要意义。
0评论2025-06-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