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电站锅炉细分产品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以三大发电设备制造集团属下哈尔滨锅炉厂(哈动力,1133.HK)、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600875.SH、1072.HK)、上海锅炉厂(上海电气,601727.SH、2727.HK)为第一梯队,ALSTOM控股的武汉锅炉股份公司(武锅 B,200770.SZ暂退市)形成威胁,北京巴威(合资)、青岛鑫丰源、济锅、杭锅、华光股份(600475.SH)、华西能源为第二梯队的行业格局。
据悉,三大动力集团属下锅炉厂已经掌握大型煤电站所用高参数、大容量超超临界电站锅炉制造技术;随着火电站建设高峰的逝去,一线厂商已经开始转向大型特种锅炉研制:哈锅、东锅在完成与300MW级机组配套的循环流化床锅炉(CFB)研制之后,正致力于600MW级别CFB锅炉的研制。国内二线锅炉制造企业短期内尚无足够科研与制造实力与一线厂商在大型高端电站锅炉制造上展开直接竞争;为此,二线厂商不约而同采取差别化竞争战略:利用一线锅炉厂短期内订单充足、尚无法分身涉足夹缝市场的契机,抢先在IGCC煤气化炉、碱回收炉、垃圾焚烧炉、秸秆炉、高炉煤气炉、余热炉等特种炉型上获得突破。
此外A股上市公司中,正在引进SHELL公司IGCC锅炉制造技术的海陆重工(002255.SZ)、华光股份(600475.SH)成为特种电站锅炉制造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标的。不仅如此,原本以余热锅炉制造为本的海陆重工(002255.SZ)和新近介入垃圾炉制造与垃圾电站运营的华光股份(600475.SH)以其在各自特种锅炉研制中获得的制造经验和运行履历,料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获得进一步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