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宜化高点起跳,销售收入突破160亿元,在中国企业500强席次中高歌猛进,前进了123位。
宜化有三大产业链:煤化工、盐化工、磷化工。它们以不同资源为原料,过去“老死不相往来”。
2007年,这三个互不相干的产业之间,开始了频繁“往来”。
作为老牌化工企业,以煤为原料生产尿素,是宜化的老本行。
做着做着,宜化有了些想法:尿素生产中有大量的中间产品液氨,与宜昌丰富的磷矿资源结合,就能产生另一种化肥磷铵。往下开发,可是一条全新的磷化工产业链条。
这并非唯一的连接点。宜化发现,合成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HS),能被提炼成硫磺,用它制酸,又是磷铵的生产原料。
一个以煤为原料,一个以磷为原料,但在宜化人发现的眼睛下,它们却能互为原料,共生、耦合,组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循环,无处不在。宜化人发现,化工的产品烧碱,是煤化工下游产品季戊四醇的原料;盐VC生产过程产生的电石渣,又可用于电厂锅炉烟气脱硫的脱硫剂和磷酸含氟废水的中和剂……
循环创造新价值。如今,宜化年节约标煤近50万吨、节水8000万吨、节电3.74亿度、节约蒸汽350万吨,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由2000年前的14吨标煤降到3.8吨标煤。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