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河北工程大学承担的燃煤锅炉中掺烧瓦斯研究项目通过鉴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旭常教授为主任的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组所发明的煤和瓦斯掺烧锅炉已经获得发明专利,并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羊渠河煤矿工程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羊渠河煤矿矿长田金栋表示,自2007年与河北工程大学合作该项目以来,每年节煤6480吨,节约资金583.2万元。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瓦斯“变废为宝”,环保效益明显,温室气体排放量、烟气和灰尘排放量、硫化物排放量等都大大减少。
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为煤矿瓦斯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成果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目主要解决了三项难题,一是燃烧瓦斯浓度为25~70%,入炉煤量和瓦斯量互为补充,做到了无比例限制燃烧,首次解决了由于煤层气抽采不稳定而造成的煤层气利用难题;二是采用了简单实用的检测和控制技术,解决了煤层气和煤掺烧的安全运行和技术控制问题,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三是开发了煤和瓦斯掺烧的煤层气燃烧装置,实际运行工况良好,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减少了燃煤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