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何洪、李坚两位教授带领科研团队潜心研究多年,研发出了整体蜂窝型低温SCR脱硝催化剂,能够大幅削减燃煤、燃气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效阻止氮氧化物转化为PM2.5。一块块蜂窝型催化剂材料拼装在一起,等于给锅炉戴上了一个防PM2.5的“口罩”。
据悉,使用传统蜂窝材料催化剂控制氮氧化物,发达国家普遍应用。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当排烟温度低于300 °C时,催化效果几乎为零。这在燃煤电厂应用没问题,但中国有大量的供暖锅炉和工业锅(窑)炉,排烟温度大多低于300 °C,如此一来,非电力行业的锅炉、窑炉或工业过程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是他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据了解,在2008年,团队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一种名叫钒钼钛的材料大大提高了蜂窝催化剂的低温适应性。在实验室里,这种材料在160°C都能保证催化效果。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加工出了30孔、40孔等规格的催化剂材料,40孔材料因为加工难度很大,在国际上非常罕见,它对于净化天然气锅炉排放氮氧化物具有更好的效果,适合北京等大城市的污染减排。
据了解,这种整体蜂窝型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一台20蒸吨的燃煤锅炉,只需要10立方米的催化剂材料进行组合后装进脱硝反应器里,就能有效净化氮氧化物。目前,这种催化剂材料已经在北京多个供暖小区投入使用,他们还在和承担重要供电使命的京西南热电中心洽淡,最先进的催化剂材料有望在北京最环保、最先进的热电中心投入使用。
声明:锅炉信息网图片及新闻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