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生态环境建设  欧洲天然气价格  新能源  乌兹别克斯坦  新能源产业  能源  美国  天然气  油价  生态环境 

硅料价格不再理性 大全能源仍在专心赚钱

   2024-05-21 10

“多晶硅和光伏下游一样,2024年是低价低利润甚至亏损,今年的任务是不争市场份额,减少亏损,保现金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这样预判2024年的行业基本态势。

 

盈利增长熄火 不亏就是胜利
 
下游硅片也同样来到底部区间,据硅业分会数据,最近两周,P型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1.57元/片,周环比跌幅3.68%;N型M10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1.4元/片,周环比跌幅9.68%;P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降至2.08元/片,周环比跌幅2.35%。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2.18元/片,周环比持平。
 
硅业分会对此表示,目前硅片价格已经脱离供需基本面运行,并朝向非理性方向发展。“目前下游采购硅料策略以少量多次为主,也存在部分订单以一口价混包料的形式打包出售,整体来看签单动力不足,硅料库存持续累积。”
 
非理性时期,还有哪家厂商能逆势盈利?
 
近日,多家光伏巨头公布了最新一季度业绩,硅料价格的波动对各大厂商的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作为光伏头部企业的通威股份今年一季度净亏损7.87亿元,这是自2016年二季度以来,通威首次出现单季度亏损的情形;隆基绿能一季度净亏损较大,为23.58亿元;TCL中环一季度净亏损8.8亿元;大全能源成为行业为数不多的盈利企业,继续保持净利润为正,且达到3.31亿元,各项成绩可观。此外,大全能源货币资金总额达174.1亿,资产负债率为12.09%,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股神巴菲特选股有三个标准:一是毛利率要高于40%;二是净利率要高于5%;三是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其中,毛利率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直接体现。毛利率是判断公司盈利能力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而历经去年一年的行业冷静期,各家真实的毛利率也逐渐露出水面。2023年,通威股份光伏业务毛利率32.87%,隆基绿能光伏业务毛利率18.26%,大全能源光伏业务毛利率40.35%,TCL中环新能源光伏业务毛利率19.65%,其他硅材料业务毛利率28.60%。虽然整体来看企业们的毛利率已经大不如前,但大全能源毛利率始终维持在40%以上,处行业较高水平,实属不易。
 
不过此时此刻,不论营利高低,也不比谁增长得快,保证不亏就是最大的赢家了。
 
先进产能才是最终答案
 
业内人士表示,如今硅料价格已经下探至许多大厂的现金成本。在多重压力下,大量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中小企业将面临淘汰。更残酷的描述就是:最终,大产能淘汰小产能企业。
 
去年通威股份中报显示,其产能已达到42万吨;协鑫科技方面,到2023年底的颗粒硅名义产能为42万吨,实际产能34万吨,到2024年底将有50万吨颗粒硅投产;大全能源2023年年底,名义产能为20.5 万吨,2024 年公司的多晶硅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内蒙古包头二期 10 万吨多晶硅新增产能预计将于第二季度投产。届时,公司名义产能将达到 30.5 万吨。;新特能源方面,2023年底公司产能已达30万吨,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40万吨。
 
2024年,这四家硅料大厂的名义产能总量就超过了154万吨,如果全部实现满产,就能满足整个市场180万吨总需求量的85%。(不包括海外存量和新建产能)
 
即使行业最惨痛的时刻,有实力的大厂还在扩产能,保规模。因为大家深知越是新的产能,技术更先进,成本则更低。但硅料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没有积累好资本的企业,只能最先被“优化”。
 
客观看待周期
 
硅料价格自年初以来跌幅已经超过30%——P型棒状硅均价跌逾32.87%、N型棒状硅均价跌逾33.19%、N型颗粒硅均价跌逾32.20%。
 
市场情绪难免陷入恐慌:难道是令人瑟瑟发抖的“531新政”又来了?
 
2018年“531光伏新政”出台后市场需求一度急冻,光伏行业产业链集体进入冰冻期,且有价无市。部分实力不济的企业纷纷破产,行业出清威力加速显现。CPIA数据显示,2021年硅料环节CR5由2019年的69.3%提升17.4个百分点至86.7%。
 
而已历经多轮周期的大全能源认为,现在这一轮行业低谷和前两年有所不同,前两年低谷是没有需求,而现在下游需求依然旺盛,只是因为近两年的资本进入,导致行业竞争白热化、供大于求。
 
当下,把握市场需求,前瞻未来趋势,灵活调整策略才能在每个周期中游刃有余。大全能源继续坚守“向上一体化及横向拓展”的总体战略规划。向上一体化,即向多晶硅上游拓展工业硅、圆硅芯业务,做到原辅料成本及质量自主可控;横向拓展,即发展半导体硅料,努力实现进口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致力于解决我国半导体硅料卡脖子问题。近日,内蒙古大全半导体首批产品顺利出炉,给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提供了可贵的“源头活水”。
 
据硅业分会最新统计数据,5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9万吨,与4月持平。此外,随着5家硅料企业将在本月内提前展开检修计划或进行技改,外加3家新投产企业产能释放速度不及预期,硅料供应增速过快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经过这一轮周期调整后,未来的行业竞争一定是质量加成本的竞争。”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认为,只有高质量、低成本的企业才能更好地活下来。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