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生态环境建设  欧洲天然气价格  新能源  乌兹别克斯坦  新能源产业  美国  天然气  能源  油价  生态环境 

美国加征关税 “新三样”企业如何出海

   2024-05-22 21

美国白宫近日发布声明,将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此次加征关税涉及钢铁和铝、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船岸起重机、医疗产品等产业,起征时间从2024年至2026年不等。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此批评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和半导体等产品大幅加征关税,警告其可能危及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曾圣钧认为,美国此次加征关税税率不低,但征税产品的规模为特朗普时期以来最小,实际对当下中国经济影响相对有限。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访问时表示,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新关税,将保护美国公司和工人,不会伤及美国消费者的钱包,不认为美国消费者会看到物价大幅上涨。也就是说,美国也认为此次加征关税对美国国内消费影响有限。既然影响都不大,为什么美国还是一意孤行?显然,美国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对中国产品的加税举措,全面振兴美国国内的制造业。

美国此次加征关税重点聚焦中国“新三样”等战略性制造产业。在此次加征关税产品目录中,“新三样”的税率升幅较大,电动汽车关税税率从25%提高到100%,电动汽车锂电池、非电动汽车锂电池、电池零部件关税税率从7.5%提高到25%,太阳能电池关税税率从25%增加至50%。其中电动车方面,2023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数量约1万多辆,直接出口额约为3.68亿美元,占该产品出口的比重不足1%。太阳能电池方面,出口美国约330万美元,不到该产品出口总额的0.1%。

在中国对美出口的“新三样”产品中,锂电池受此次加征关税影响相对较大,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美国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锂电池出口第一大目的地,2023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锂电池金额约135.49亿美元,占该产品出口总额的20.8%,今年一季度进一步上升至22%。但非电动汽车锂电池(主要为储能电池)和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材料天然石墨及永磁体有两年豁免期。综合来看,此次美国加征关税象征性意义更大,实际影响相对有限。

巧合的是,在5月14日这一天,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在墨西哥推出首款皮卡车型“SHARK”,并且表示正考虑在当地建立一家新能源汽车工厂。像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全球销冠,目前进入美国市场的汽车很少。不仅比亚迪,其他中国国产汽车品牌在美市场的存在感都很低,相比美国品牌在华销量达几百万辆,中国产汽车在美销量可能只有几万辆。

不过,中国国内“新三样”企业仍需积极应对加征关税影响。此前为降低美国持续加征关税的影响,中国“新三样”企业已经在积极应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能布局至东南亚、印度、中东甚至美国本土,包括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等企业均已陆续在美国本土建厂。锂电池企业和电动汽车企业也提前做了应对举措,如宁德时代在欧洲有两座工厂,并在2023年2月与福特达成协议,将为福特汽车新建的锂电池工厂提供技术帮助和专利许可支持。电动汽车企业除在东南亚、欧洲建厂外,还陆续瞄准北美“近岸外包(在更靠近消费地区的地方生产)”投资目的地,比如墨西哥等国家。

为了应对此次美国加征关税,中国“新三样”企业需主动采取多元化的应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快“出海”步伐,通过技术输出海外建厂,调整出口选择和流向,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二是深挖中国国内市场潜力,不断扩大“新三样”产品份额。当前电动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突破50%,超过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逐步取代燃油汽车已成趋势。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将汽车以旧换新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商务部也将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推动汽车和绿色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是今年促消费的一个重点。“新三样”企业需要把握好政策机遇,推出更多新品和优惠活动,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三是关注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提升产品技术水平。5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旨在引导储能企业积极调整业务模式和产品组合,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同时特斯拉宣布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落地,也将激发全球产业的新一轮技术竞赛。“新三样”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金融亟须进一步加大“新三样”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新三样”企业“走出去”的跨境金融服务力度。金融机构可以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推广“银企融资对接”“出口应收账款”“出口信保融资”等业务场景,强化贸易往来跨境支付结算服务,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线上+线下”电汇、信用证等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根据“新三样”企业在海外地区的项目建设需求,提供更多跨境银团、供应链买方信贷等金融服务支持。二是加大“新三样”产品销售的消费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可以推出“以旧换新”专属消费贷产品,在利率、额度等上作出更具吸引力的设计;联合“新三样”以旧换新相关企业组织绿色产品的推广活动,不断加大低碳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三是加大“新三样”企业转型升级的科技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着力对“新三样”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信贷支持,满足项目融资需求,提供中长期技术研发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等,并聚焦技术攻关方面定制金融服务;提升“新三样”产业链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从而助力打造“绿色+科技”的新质生产力。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2022017721号-1  |  京B2-2022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