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4月底,湖北风电、光伏装机容量5066.06万千瓦,占该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9.00%。其中,光伏装机4040.29万千瓦,首次超过水电装机容量。
为增强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能力,国网湖北电力创新上线新能源调度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发展,更好地支持新能源发力,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据了解,新能源调度系统能够将海量可控资源进行精细化智能调度控制,并通过云计算技术自动给出最优的调控策略。解决“源网荷储”资源的聚合监测、预测、分析和调度难题,实现新能源并网需求下的“自动监测、自动预测、自动分析、自动决策”。
4月12日上午11时43分,襄阳地区新能源发电最大出力突破280万千瓦,其中风电出力81万千瓦、光伏出力199万千瓦。
新能源调度系统预测,在未来1小时内,襄阳电网220千伏河牛断面负荷将达到44万千瓦,存在越限风险。因此,调度系统自动生成控制策略,220千伏龚家桥光储电站和110千伏公铺储能电站开启充电模式,220千伏丹江水电厂关停一台机组。
国网襄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杨高奎介绍,新能源调度系统通过智能化预测技术,能够提前30分钟精准识别设备超重载风险,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调度模式转变。有效解决了传统调度中因断面越限导致的新能源出力受限问题,显著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
目前,国网湖北电力新能源调度系统已在襄阳、随州、孝感等地市成功上线应用,接入鄂北地区378座新能源场站,涵盖10千伏及以上风电、光伏、储能等多种新能源类型。
“通过对接入新能源调度系统的15万户10千伏至500千伏电压等级的新能源发电站进行实时监测和大数据计算,系统每15分钟对未来4小时电网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自动校核,更好地促进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国网湖北电力调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助力新能源消纳,持续为电网“强筋壮骨”。国网湖北电力推进“三优六补”网架优化补强工程,通过实施广济变电站主变扩建、编钟变电站主变扩建、荆门东变电站建设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将有效提升黄冈、随州、孝感、荆门等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500万千瓦以上。
此外,国网湖北电力规模化利用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调节资源,提升电网调节韧性,平抑新能源波动,增强电网调峰调频能力。该公司共服务42座新型储能电站并网,成功并网的新型储能容量达241.63万千瓦,同时还有2座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营,总容量127万千瓦,支撑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保供。
暖东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处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